国产一区2区_男女性高爱潮免费看_免费的毛片视频_色www免费视频

四川中衛北斗科技有限公司

在線咨詢
微信

微信掃一掃

長按二維碼關注微信加好友

中國交通通信信息中心遙感衛星技術團隊—— 農村路網的數據繡花師

發布時間:2018-03-27 14:43

全國398萬公里的農村公路,道路通達情況如何?何時需要養護?哪些路段有安全隱患等問題?在鄉村振興中,建好、管好、護好、運營好農村公路,無疑是一件大事,也并非易事。

面對龐大的農村公路路網,如果僅靠傳統人工巡查、報送的手段來監測,顯然已無法滿足需求。在新時代,急需信息化和高科技手段支持,為農村公路的監測和養護注入新的生機。

在中國交通通信信息中心,就有這樣一支年輕的團隊:他們絕大多數是80后、90后,平均年齡不足35歲,60多人的團隊中,75%以上都是碩士以上學歷。團隊成立4年來,他們利用俗稱“天眼”的遙感衛星核查農村公路路網,用精湛的技術對衛星圖片進行數據分析和處理,并建立電子檔案,讓每條農村公路的通達情況一目了然。

這個團隊,就是中國交通通信信息中心遙感衛星技術團隊(以下簡稱“遙感團隊”)。近日,記者來到他們中間,感受他們的智慧、奉獻和熱愛。

將“天眼”變“慧眼”,讓農村公路“有圖有真相”

“把遙感衛星用于農村公路核查,我們是第一個吃螃蟹的。”說起遙感技術應用,31歲的袁勝古顯得特別興奮。他從武漢大學博士一畢業就來到這里工作,用遙感技術參與農村路網建設,讓他特別有成就感。

“以前,農村公路核查就是開車一個村子一個村子跑。”袁勝古說,以往的農村公路核查是派人進行實地抽查,或通過GPS設備采集部分路段信息進行核驗,需要開車把路跑一遍,是一個浩大而繁瑣的工程,而且人為因素也會造成誤差。

“這些人為因素造成的誤差對于一個省來說可能只是萬分之幾,但對于涉及其中的百姓來說卻是百分之百。”同樣是博士一畢業就來到這里工作的米素娟說,隨著城鎮化建設的加快推進,很多以前的農村公路已經變成了城市道路,所以核清農村公路的規模和具體分布,對下一步規劃建設和精準扶貧至關重要。

利用遙感技術,則可以對農村公路進行大規模普查,其精度足夠滿足需求,而且避免了人為因素帶來的誤差,并減少核查成本。“以前要幾天甚至幾個星期的工作量,現在幾個小時就解決了。”

此外,遙感技術帶來的不僅是效率的提升,“利用遙感衛星制作的影像,可以很清楚地看到哪里是村落、附近有沒有路,以及路的寬度、材質和路網密度,然后進行標注,為今后農村公路規劃建設提供決策支持。”遙感團隊負責人羅倫說。

“以往,省里對各地市報上來的農村公路建設情況只能抽查,管理手段有限。現在有了用農村公路遙感影像做成的電子檔案,杜絕了漏報、錯報。路有沒有、修沒修、修了多少,打開電腦就一覽無余。”羅倫說,另外,在云貴等地,一些人跡難至的地方依然有村落,如果不是通過遙感衛星技術,這些地方的公路狀況很有可能被忽略。但現在這些地方經過勘測后,符合標準的都被納入了農村公路建設規劃,“真正做到扶貧路上不讓一個人掉隊”。

“我們做的事,就是讓農村路網‘有圖有真相’。”遙感團隊的孫曦說。如今,他們開發的農村公路“一張圖”系統,改變了以往數據逐級上報的方式,基層數據采集員可以直接在系統上更新各地數據。為了方便路網數據采集,他們還開發了道路外業采集APP,采集路網中的橋梁、隧道等重要節點,手機拍照上傳后,系統會自動將其在路網GIS(地理信息系統)地圖上進行更新。

當好數據繡花師,奔赴應急第一線

遙感衛星是一項尖端技術,把它用于農村公路核查,需要掌握衛星遙感、計算機、GIS和制圖等多項技術,不僅對專業技術要求高,而且需要操作者成為跨領域的復合型人才。

把衛星遙感影像圖變成普通人也能懂的GIS地圖,聽起來容易,但做起來并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比如說,衛星遙感影像拍下來的照片,經常有云層、大氣擋住,有的物體在影像中呈現的只是一個長條或方塊,你得根據經驗判斷是什么。”遙感團隊的尹玲說,同時還需要對影像進行疊加、修正、渲染、制圖等多道工序。

“用遙感做核查和數據統計,都要下繡花功夫。”遙感團隊湖南分部負責人徐昊說,技術團隊拿到各地報上來的統計數字后,首先要將其轉成空間矢量格式輸入到系統,為了保證數據的真實性,還會進行空間、屬性和統計數據等多重審核,相互校驗。如果發現不合理的數據,會和地方交通部門的業務處室商討處理再修改。

嚴格的程序帶來的是海量的工作。因為數據之間相互關聯,修改一個數據連帶修改一批數據,最終的統計結果也要重新計算。徐昊說,就拿去年在湖南做路網數據統計來說,因為要緊急把各地上報的數據進行核查、匯集,最終上報給交通運輸部,作為來年決策的重要依據,他們十幾個人窩在10余平方米的辦公室里,每人一臺電腦,“忙得都沒工夫抬頭。”所以晚上一兩點休息是常事,經常會加班到四五點,忙不開了就加班通宵。

“以往湖南做路網數據統計,100多個縣都要派人到長沙,將近200人要忙活一個月,現在十幾個人雖然很忙,效率和數據準確性卻比以前大幅提高了。”徐昊說。

對遙感團隊來說,應急工作是家常便飯,經常是晚上數據才報過來,第二天一早就要做到圖上,只能通宵加班。

2017年九寨溝地震期間,遙感團隊三天兩夜趕制出2張災毀點信息專題圖、7張災前災后道路對比圖、6張災毀道路細節圖、1張震后隱患點分布圖。這些圖融匯了遙感衛星數據、無人機數據、當地靜態交通數據等多項數據。“8月9日拿到災后影像圖已經是下午4點了,我們就開始制作災前災后對比圖,從下午4點到11點,連續7個小時制作出了7張對比圖,待全部打印出來已經是半夜1點了。”遙感團隊的孫曉月回憶說。

每發現一處錯誤,都在給國家挽回損失

盡管現在已經成為遙感團隊的骨干之一,但當初從武漢大學博士畢業,決定遠赴北京加入這個團隊時,胡玉龍卻不被一些同學和朋友理解。

“北京壓力這么大,你去那里很多事情要從頭開始,為什么不在當地找個高校呢?生活更穩定。”胡玉龍依然清楚記得當時朋友勸阻他的話。的確,遙感團隊所在的中國交通通信信息中心是隸屬于交通運輸部的事業單位,相比外面的高新技術企業,薪水不高。剛來北京時,胡玉龍甚至連住的地方都沒有,在好友的沙發上睡了兩個月。已經有兩個孩子的他,如果選擇回家鄉或者留在武漢工作,生活會比現在安逸得多。

如今想起家人和孩子,胡玉龍仍然感到很愧疚。但家人的支持和對事業的信念讓他仍然選擇了堅持。“我學了這么多年遙感GIS,就是想學以致用。遙感技術交通應用在這里讓技術產生了價值,讓我看到了它對社會發展的巨大推動作用和廣闊前景,這是我在其他地方看不到的。”胡玉龍說。

“長沙凌晨4點的樣子我經常能見到。”同樣博士畢業的遙感團隊骨干陽柯也看好交通遙感應用。2017年,他在湖南出差了216天,最忙的時候經常一天只睡三四個小時,最讓他愧疚的是,妻子為了他從加拿大辭職回國,可他卻沒有時間陪伴。元旦假期,他特意請了兩天假從長沙回到北京,要陪妻子逛逛街,但突然又來了緊急任務,只好臨時異地辦公,說好的假期泡湯了。

“用遙感衛星核查農村公路,各地開始都是質疑的態度——一個天上、一個地下,能行嗎,準不準,有沒有成功案例?”李迪龍是最早一批加入遙感團隊的,“沒有成功案例,誰都不敢用這項新技術。”他說。為此,他們自己先墊錢在沈陽免費給別人做項目,出來效果再拿給人看,這樣逐步推廣開來。

“我們當時在核查某地農村公路時,發現了當地漏報和錯報的情況,地方上報數據的部門氣勢洶洶直接找上門來,可當他們看到清晰的遙感衛星影像時,頓時啞口無言,一句話沒說就走了。”說到這里,李迪龍充滿了自豪感:“每公里農村公路國家都要補貼,我們每發現一處錯誤,都在給國家挽回損失。”

如今,短短4年,在這個年輕團隊的努力下,不少地方的農村公路核查實現了從人工到信息化的飛躍。在湖南、西藏、云南、四川和貴州,以往人跡罕至的偏僻村落被納入農村公路的建設規劃,錯報和漏報得到修正,農村公路建設得以科學決策。“看著這一張張內容翔實、制作精美的農村路網圖,所有的努力也都覺得值了!”陽柯說。

掃一掃在手機上閱讀本文章

版權所有? 四川中衛北斗科技有限公司    蜀ICP備14007264號-3    技術支持: 竹子建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