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產業被稱為經濟的血脈。中國物流信息中心數據顯示,2016年中國社會物流總額已經達到229.7萬億,2017年物流總額達到252.8萬億元,自2010年起復合增長率為10.53%。然而中國物流設施十分落后,使得物流成本較高,現在整個物流行業急需建設現代物流。
政策扶持建設現代化物流體系
當前,在物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新技術驅動下,人類社會正在大跨步進入智能時代,城市也邁入了智慧城市新時代。智慧城市是城市信息化的必然產物,其核心是利用信息技術把城市的各種信息加以匯集、分析、應用,提高城市管理水平與居民生活的智能化。物流在城市建設中非常重要,必不可少。物流產業連接著城市的生產、流通和消費等各個環節,是智慧城市建設的重要突破口。
中國科學院計算機網絡信息分中心、國家物聯網標識管理公共服務平臺智慧城市研究院院長王學德先生認為,隨著智慧城市的發展和技術的創新,物流行業也將受益得到新發展。
為促進物流產業發展,國家層面出臺了多項扶持政策,推動物流行業發展進入量質齊升階段。“十二五”規劃綱要明確提出“大力發展現代物流業”。國務院印發《物流業調整和振興規劃》,并制定出臺了促進物流業健康發展的政策措施。
2017年2月,商務部、發展改革委、國土資源部、交通運輸部、國家郵政局在之前政策基礎上制定《商貿物流發展“十三五”規劃》,進一步推動我國商貿物流業健康發展,降低物流成本,提高流通效率。
2017年8月17日發布《關于進一步推進物流降本增效促進實體經濟發展的意見》,該《意見》從七個方面提出了27項具體措施,部署推進物流降本增效有關工作,著力營造物流業發展良好環境,提升物流業發展水平,促進實體經濟發展。與此同時,推動物流降本增效對促進產業結構調整和區域協調發展、培育經濟發展新動能、提升國民經濟整體運行效率具有重要意義。
我們可以看到近年來國家層面積極出臺政策規劃,加強物流各個環節建設,為物流行業的發展規劃、布局、建設運營提供政策保障,積極推進我國物流行業的發展。
隨著新技術的不斷涌現,物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機器視覺等技術被應用到物流行業中,助推行業不斷實現新突破,取得新發展。王學德表示隨著技術的發展,物流行業的形式和生態也將發生改變。
1、互聯網讓倉庫信息全連接
隨著互聯網技術的出現,將全國各地的信息收集整理。在物流倉儲行業內體現在連接全國大大小小所有的倉庫,誕生有別于傳統倉儲方式的智能化倉儲模式——云倉。傳統的倉儲是根據配送需要到不同的倉儲去分別取貨,通過自動揀選,它是最適合電商的一種配送模式。云倉和傳統倉庫最大的區別,在于智能自動化裝備和信息化軟件集成應用。
2、物聯網牽手智慧物流
物流運作的多主體、多環節和網絡化特征決定了其對信息技術的依賴程度很高,物聯網技術與物流運作具有良好的匹配性,在物流領域的應用范圍十分廣泛,提高物流效率和降低物流成本,使物流達到“智慧”狀態。
目前多個國家都在花巨資進行深入研究。在物流行業中,物聯網助力物流企業能夠更加廣泛、及時、準確的信息采集技術并把這些信息實現互聯互通,聯系物流體系的上下游環節,讓物流行業更智能。現在利用物聯網已經研發出了產品的智能可追溯的網絡系統、物流過程的可視化智能管理網絡系統,讓物流更加安全便捷。
3、大數據為智慧物流提供全方位服務
物流行業中的難題體現在終端配送方面,如何解決物流配送車率高的問題,而且物流的生死時速問題“最后一公里”仍然是困擾行業發展的難題。
隨著大數據技術的不斷完善,上述問題被一一化解。通過建立大數據平臺,整合物流公司、商家、消費者以及第三方社會機構的數據,可以實現物流全過程的數字化、可視化,進而實現信息的對稱,提升服務的效率和滿意度。據了解,國內的很多企業已經建立了自己的大數據平臺,如海爾、京東等。
物流業務分為運輸、倉儲、配送等幾個環節,其中倉儲業務的發展在整個產品流通中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隨著國內電子商務的發展和物流運輸業務的推進,國家在積極推動物流信息化、智慧化建設的過程中,同步推進物流運輸重要環節中的倉儲業的規范、高效化的發展。
在國家階段規劃的指引下,相關部門積極出臺政策鼓勵各省市物流園區及相關企業推進倉儲物流業務的發展。《國務院辦公廳關于促進跨境電子商務健康快速發展的指導意見》、《關于推進線上線下互動加快商貿物流創新發展轉型升級的意見》、《關于加強物流短板建設促進有效投資和居民消費的若干意見》及《“互聯網+”高效物流實施意見》的一系列政策措施有效的為物流業發展的中間環節倉儲物流提供了政策保障和依據,為我國倉儲業的智能化和物流業發展的現代化提供了建設方向。
現在從信息化水平來看,我國倉儲業的信息化正在向深度與廣度發展,條形碼、智能標簽、無線射頻識別等自動識別標識技術、可視化及貨物跟蹤系統、自動或快速分揀技術、搬運機器人應用比例持續提高。
自動識別標識技術主要應用了機器視覺、3D視覺、物體的檢測和識別等技術,通過智能識別系統可在精密測量、產品或材料缺陷檢測、目標捕捉、人臉識別、抓取物體等實現快速、高效的作業。北京第五方云倉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楊寶華表示:“盡管智能識別裝備在現實使用中的占比并不是很高,但是準確率非常高,能達到97%以上,對于物流行業來說是非常方便的,大大提高了物流效率,減少了倉儲環節的壓力。”王學德對此也表示:“機器視覺產品的應用,大大提高了分揀效率和準確率,同時節省了大量的人力成本,在大型倉儲中的應用將越來越廣泛和普及。”
在倉儲業中,機器人技術也是一大亮點。目前,機器人技術在物流中的應用主要集中在包裝碼垛、裝卸搬運兩個作業環節。數據顯示,2016年倉儲AGV銷量接近1500臺,占整體AGV銷量的15%。根據前瞻統計,收益與消費升級和智能制造發展,近年來我國自動化物流裝備市場規模快速增長,2016年達到了758億元,同比增長30.02%,預計2022年將突破2600億元。
隨著新型機器人技術的不斷涌現,智能機器人在物流產業作用將不言而喻。據王學德介紹,現在很多企業研發的搬運機器人、倉儲機器人、分揀機器人已經用到實際操作中受到廣泛關注與好評,如海康威視的阡陌系列機器人等。
目前,我國物流業總產值位居世界第一,而在智慧物流方面,我國仍落后于世界發達國家,行業瓶頸成為制約行業發展的重大因素。
智慧物流的發展,不僅僅取決于下游市場需求,行業上游的智慧物流設備與相關技術,然而現在很多技術比不上國外企業。例如在必不可少的芯片方面,英特爾的芯片技術是走在行業前沿的,因為其性能高、價格低廉等原因成為很多廠商的首選。
另外在智慧物流基礎的大數據技術方面,目前我國從事智慧物流服務的主體在數據采集方面就存在能力不足的問題,在對大數據的全方位應用方面更是困難重重,這在很大一定程度上制約了行業發展,成為企業進入智慧物流的壁壘。
除了技術之外,行業的發展離不開行業的標準化,標準化對于物流行業更為重要。行業誠信體系的標準化可以提升行業的可信度,使行業用戶逐漸具有規模化效應;行業作業的標準化可以提升行業的服務效率以及降低行業內無序競爭的可能。但目前,我國智慧物流行業的標準化進展較為緩慢,行業內眾多平臺標準化的意愿不高,因此,行業標準化仍需政策推動以及行業主體主動性的提升。比如搬運機器人技術,中國自己的技術是比較完善的,但是必須實現標準化,如此才能規范應用到行業。
物流行業發展趨勢
物流是國家經濟體系建設中必不可少的,盡管在智慧物流體系建設中仍有很多苦難需要克服。根據我國國情,近幾年物流行業的發展將有如下趨勢:
第一,“全供應鏈化”,大數據驅動整個供應鏈重新組合,不管是上游原材料、生產制造端,還是下游的分銷端,都會重新組合,由線性的、樹狀的供應鏈轉型為網狀供應鏈。
第二,整合快遞物流公司,優化產業。現在整個物流行業中物流信息孤島問題普遍。全國人大代表、西南交通大學交通運輸與物流學院副院長羅霞指出:“信息屏障的存在,智慧物流發展是種制約,不管是在不同運輸方式之間,不同企業之間,還是上下游之間,問題都需解決。”
第三,向二三線城市輻射。由于中國的國情和政策影響,企業正在向二三線城市搬遷,隨著企業的搬遷,物流一定會向二三線城市輻射。
掃一掃在手機上閱讀本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