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查違規公車要去現場,現在有了公務用車信息綜合管理平臺,全區191輛公車的運行軌跡一覽無余。”今年清明節小長假期間,福建省廈門市思明區紀委派駐第一紀檢組干部楊群群每天都會登錄平臺,抽查公車運行情況。
去年8月,福建為全省的公車安裝了北斗定位車載終端,依托北斗衛星導航系統,可以實時查詢目標車輛的精確位置和歷史軌跡,對公車實行動態監管。“北斗就像紀檢監察干部的‘天眼’,讓披上‘隱形衣’的‘四風’問題無處遁形。”福建省仙游縣紀委監委黨風政風監督室主任陳建清深有體會,該縣去年利用北斗“天眼”查處了5起違規使用公車問題。
作為我國自主研發的衛星導航系統,北斗系統在公車監管領域的應用已非常成熟。記者初步統計,除福建外,廣東、云南、安徽、陜西等也在全省范圍內推廣使用北斗系統監管公車;沒有統一部署的省份,也都鼓勵所轄地區探索試行。業內人士告訴記者,基于北斗系統研發車聯網產品的公司很多,目前還沒有統一的標準,雖然基本的功能相近,但各地的實踐各有特色。
江蘇省江陰市紀委監委近日專門在重點區域設置了電子圍欄,利用北斗定位,對駛入旅游景區、娛樂場所等區域的公車自動發出警示。浙江省溫州市龍灣區的公車如果在非工作時間處于行駛狀態,會自動將行駛記錄上報給區紀委監委。“以前,對公車的監管主要靠不定期檢查和群眾舉報,節點性、偶然性較大。”重慶市北碚區紀委常委、區監委委員、黨風政風監督室主任肖彪認為,借助科技手段后,既節省了人力,又提升了監督實效。
不僅如此,一些地方還在探索結合大數據技術,主動分析公車的運行軌跡,找出疑似公車私用的駕駛行為,生成問題線索報告。“我們每天將幾千輛公車的位置信息實時上傳至航天科技車聯網信息服務平臺,由平臺進行智能分析,為車輛調度和監管提供數據支撐。”航天科技控股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車聯網事業部副總經理李東向記者介紹,這套車輛調度管理系統在江西和貴州的多個地區得到廣泛應用。
裝上了定位系統的公車,對于公車駕駛人來說,就像套上了“緊箍”,震懾作用明顯。廣東省廣州市推廣北斗電子監控系統的第一年里,全市公車平均行車里程減少了20%以上。安徽省蚌埠市為公車加裝北斗設備后,去年共查處違規使用公務用車問題22起,今年以來僅查到1起。中央紀委黨風政風監督室近期公布的數據也顯示,去年12月至今年2月,全國查處違規配備使用公務用車問題的數量呈逐月遞減趨勢。
去年年底,中辦國辦出臺《黨政機關公務用車管理辦法》,明確要求“通過信息化手段、加裝衛星定位系統,實時監控車輛運行軌跡等信息”。今年年底前,各地各部門還將制定相關的具體政策和標準,進一步鞏固公車改革成果,提升管理實效,嚴防違規問題發生。
掃一掃在手機上閱讀本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