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華盛頓郵報》的房地產欄目發表一篇題為《要實現真正的智慧城市,你需要“地理行動系統”(For a truly ‘smart’ city, you need a ‘geographic action system’)》一文。該文提到了長期以來GIS平臺對于城市智能化管理的實際價值,并引出“GAS”——“地理行動系統”這一概念,前瞻利用空間技術管理城市的未來。 文中指出GAS平臺的特征包括:1.廣泛與城市的物聯網設施建立連接,并收集和空間化呈現由它們產生的實時大數據;2.積極利用人工智能技術,參與大數據的分析、解讀和認知,可自主發現問題并有能力給出解決方案;3.應用前景將更加廣闊。 本文作者羅杰·K·路易斯(Roger K. Lewis),是一位退休的執業建筑師及行業評論員,是馬里蘭大學建筑系名譽教授。 而值得關注的,還有原文中的配圖,引用了來自中國人工智能公司商湯科技的視頻安防產品的界面截圖,而在配圖文字說明中,提到該公司在北京地區提供了人臉和交通工具的識別解決方案。可以猜想,GIS或地圖服務商,以及人工智能服務商,在面向智慧城市市場時,可能正在扮演著“GAS服務商”的角色。 以下是泰伯網根據原文編譯的內容: 對許多城市規劃者、人工智能專家、土木工程師和政府人員來說,他們非常渴望創造一個智慧的城市。對此,他們的工作方向包括了去部署一些先進的科技玩意兒,從而更好地監管城市的基礎設施、資源和人群,他們以這種方式推動城市的發展,創造一定的經濟的效益,并且讓城市居民安居樂業,實現未來的可持續發展。 讓城市變得越來越智能化本來就不是什么新鮮的話題了。隨著計算機技術的發展,存儲、處理和解譯日益膨脹的大量數據的能力,以及基于人工智能(AI)技術所實現的理解、分析和自動化響應方面的能力來驅動城市的發展,早已有目共睹。在回溯城市發展所采用到的信息化手段當中,有一類平臺級的技術向來功不可沒,它就是GIS。 可以說,GIS是相對較早的、基于計算機平臺來實現城市智能化管理的工具。相關應用從上世紀60年代開始實踐,到了70年代則廣泛普及。通過GIS,用戶在原始的地圖上生產和定義不同圖層的空間化數據,而這些數據可反映城市、郊區或者鄉村地區的氣候和地面生態環境狀況,城市基礎設施信息,人口情況及與人口相關的稅收、入住率,還有描述公共事業和服務的有關數據等等,為城市的管理提供非常直觀的參考。 總而言之,GIS之于城市規劃和管理,以及驅動社會經濟的發展,帶來了顯而易見的分析和決策價值。而現在,如果將GIS平臺的優勢和城市中出現的越來越多的傳感器進行關聯,并且能積極利用前沿的人工智能技術加以實現自動化的城市監管能力,也許可以真的實現以GIS平臺主導的智慧城市管理方法。這時候,GIS平臺也可以被賦予一個新的名稱:“地理行動系統(Geographic Action System)”,簡稱為“GAS”。 簡單地說,GAS是一個可以持續傳輸當前城市運行數據的空間平臺,其數據的類型,可以有圖片、視頻、文字或者一些符號等,而GAS的可視化端和控制端,還有能力根據這些數據進行分析,發現城市運行過程中出現的問題,然后再利用人工智能給予的算法,解決這些問題。 基于上述GAS的特性,也許你可以進一步設想很多應用案例: ※ 在城市的諸多角落搭建公共Wi-Fi設施,然后一邊為城市居民提供上網服務,一邊通過一些功能和機制,收集來城市居民主動分享或提供的信息,進而形成一種面向城市管理的社交機制,提高城市管理者直接獲取居民需求和信息的能力。 ※ 在交通管理方面,互聯網地圖服務已經利用各類浮動車以及私家車所提供的眾包位置數據,來提供實時的交通大數據幫助政府優化交通管理,如果這些數據還能夠與城市管理者在道路上部署的實時監控感知設備相結合,加之天氣數據和來自政府部門所提供的有可能會影響道路交通狀態的事件數據,所有這些最終全部接入到一套GAS平臺當中,對于政府部門的治堵防堵工作來說,一方面有關人員可以掌握更宏觀、權威的交通數據,另一方面它們也可以依托GAS更智能、自動化地優化城市道路交通。 ※ 為安防之用而部署在城市中的監控攝像頭,此前在安防類GIS應用項目中就已經大展拳腳。例如在英國倫敦,已經有超過50萬臺攝像頭為城市治安提供影像數據的支持。而當這些攝像頭接入到GAS平臺后,可以通過人工智能技術手段讓攝像頭“看到”更多的信息,而這類GAS平臺的應用前景,其實也將不僅限于治安管理。 總之,與城市物聯網基礎設施的廣泛對接,再利用前沿的技術手段理解并利用這些數據使之產生更大的效益,是GAS平臺未來的一大看點。 GAS會讓城市變得更聰明,盡管這一平臺技術的發展可能還需要走上一段時間,畢竟當采用一些新技術時,所投入的成本往往會更大。但從長期來看,當把一切都交給更智能的GAS平臺,人力成本的下降,工作效率的提升,都在為城市管理創造潛在利益。
掃一掃在手機上閱讀本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