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10日凌晨第32顆北斗導航衛星的成功發射,中國航天發射2018年下半年的重頭戲正式拉開大幕。按照上半年的發射進展,中國不僅可以如期完成35次航天發射的年度計劃,下半年的發射任務中還包括“胖五”的“王者歸來”和全球首次在月球背面著陸的嫦娥四號等多項重量級任務。
24小時內成功發射兩次 北京時間10日4時58分,中國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征三號甲運載火箭,成功發射第32顆北斗導航衛星。這顆北斗衛星屬傾斜地球同步軌道衛星,是北斗二號導航定位系統的補網衛星,主要替代壽命即將到期的“前輩”。衛星入軌并完成在軌測試后,將接入北斗衛星導航系統,為用戶提供更可靠的服務。這次發射是中國長征系列運載火箭的第280次航天飛行。
就在這次發射大約10多個小時以前的9日11時56分,我國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征二號丙運載火箭及上面級,以“一箭雙星”方式成功將巴基斯坦遙感衛星一號和科學實驗衛星PakTES-1A發射升空,衛星進入預定軌道,這是繼巴基斯坦通信衛星1R之后,中巴雙方在航天領域的又一次合作。
據《環球時報》記者了解,巴基斯坦遙感衛星一號是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航天東方紅衛星有限公司為巴方研制的一顆光學遙感衛星,主要用于巴基斯坦國土資源普查、環境保護、災害監測和管理、農作物估產和城市規劃等領域,將對巴基斯坦發展國民經濟、改善人民生活、促進社會進步發揮積極作用,也將為中巴經濟走廊和“一帶一路”建設提供空間遙感信息服務。
值得注意的是,9日、10日的兩次航天發射,是2018年下半年的頭兩次航天發射,也是今年的第19、20次發射。兩次發射在不到24小時內成功完成,實現了下半年中國航天發射的“開門紅”。
35次年度發射計劃完成過半 《環球時報》記者在查閱資料后發現,2018年1月至6月,中國已完成18次航天發射任務。發射次數超過往年同期,2017年上半年進行了7次發射任務;2016年上半年進行了9次。根據航天科技集團年初發布的年度發射計劃,2018年該集團將實施35次航天發射任務,截至上半年發射次數已經超過年度發射計劃的一半。如果算上7月9日、10日的兩次發射任務,初步估算,下半年中國至少還將迎來15次航天發射任務。
從上半年的中國航天發射任務類型看,民用衛星占較大比重。1月9日進行的年度首發任務,發射的是高景一號商業遙感衛星03、04星。之后,又先后發射第26、27顆北斗導航衛星,陸地勘查衛星三號,吉林一號視頻07星、08星,遙感衛星30號04組,張衡一號衛星,第28、29顆北斗導航衛星,陸地勘查衛星四號,第30、31顆北斗導航衛星,高分一號02、03、04星,遙感衛星三十一號01組衛星,珠海一號02組衛星,亞太6C通信衛星,高分五號,嫦娥四號中繼衛星鵲橋,高分六號,風云二號H星,新技術試驗雙星。
據初步統計,執行上半年航天發射任務的主要是長征二號、長征三號、長征四號液體燃料運載火箭,長征十一號固體燃料運載火箭執行了兩次發射任務。從發射地點看,西昌衛星發射中心8次,酒泉衛星發射中心7次,太原衛星發射中心3次。
下半年還有“胖五”“嫦娥”“快舟”等重頭任務 《環球時報》記者從航天科技集團官網了解到,2018年中國航天將實施長征五號發射、嫦娥四號探月等重量級發射任務。而上半年發射任務中并未出現這些型號的身影,這預示著相關重大任務將集中在下半年執行。
其中最引人注目的任務之一是被昵稱為“胖五”的長征五號“王者歸來”。作為我國目前運載能力最大的火箭,長征五號在2016年11月3日首飛成功,但在2017年7月第二次發射中遭遇失利。今年它將第3次從海南文昌航天發射場出征。按照中國航天的規劃,長征五號肩負著未來我國載人航天、深空探測等重任。如果此次任務成功,我國將在后續發射長征五號B火箭,開展新一代載人飛船試驗,并將空間站核心艙送入太空,還將用長征五號運送嫦娥五號探測器前往月球取樣。
下半年將進行的嫦娥四號探月任務也受到外界的廣泛關注。這是繼2013年嫦娥三號攜玉兔號登陸月球后,又一次充滿科研與工程挑戰的探月任務。據國家航天局探月與航天工程中心相關負責人介紹,嫦娥四號月球探測器將抵達月球背面。據介紹,這將是人類航天器首次在月球背面區域著陸,由于在月球背面無法直接與地球進行通信,所以為了嫦娥四號任務的順利進行,不久前中國向地月拉格朗日L2點發射了嫦娥四號中繼衛星鵲橋。 另據報道,由中國航天科工集團研制的快舟十一號運載火箭也將在下半年以“一箭六星”方式完成首次發射,這將進一步豐富中國運載火箭的家族譜系。據報道,快舟十一號作為我國目前最大固體運載火箭,起飛質量78噸,近地軌道最大運載能力約1.5噸。
掃一掃在手機上閱讀本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