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在事故調查中,普遍會分析駕駛人或者道路使用者自身是否存在過錯。有一種觀點認為道路使用者,特別是駕駛人,無論在何種條件下應始終保持高度注意力、敏銳的觀察力、出眾的視力以及迅速的反應能力等。那么,在實際中這種觀點是否科學呢?交通言究社邀請到3M交通安全系統部首席交通安全教育與政策聯絡官官陽來具體談談他的看法。
道路使用者為什么會犯錯?
? 能力有限是道路使用者的共性
人不可能不犯錯,但可以少犯錯。與此對應的錯誤觀點是:道路使用者,特別是駕駛人,無論在何種條件下應始終保持高度注意力、敏銳的觀察力、出眾的視力以及迅速的反應能力等。實際這是一種理想狀態,幾乎不可能做到。
人們在開車時,90%的信息來源是靠視覺,視覺質量直接影響判斷質量,另外10%的信息來源是靠聽覺,例如隆聲帶就是聽覺干預的一種措施。白天行車主要依靠視力,夜間行車則需要依靠燈光加視力才能看清。在夜間,人們獲得的道路參照信息只有白天的5%。因此,想要判斷一條道路是否安全,懂行的人會選擇夜間去看,而不是白天。若在夜間看到的信息,還不是駕駛人應看到的或迅速看到的,那這條路就是不安全的。為什么中國駕駛人愛開遠光燈?夜間行車,駕駛人看不到該看的東西,便會開遠光燈尋找。道路使用者的感知和體驗構成了信息的形式,而其感受質量則決定了執行的質量。
為什么那么多駕駛人無視危險和規則?因為人的能力有限,即使是通情達理和審慎的道路使用者。
? “眼見”不一定為“實”
“眼見為實”指的是必須親眼看到才會相信,但在交通安全領域,有時親眼看到也不意味著一定可靠。比如,蓬佐錯覺 (Ponzo Illusion),即人會根據物體的背景來判斷其大小。
上圖中兩段紅線一樣長嗎?怎么看都不一樣長。但通過更改參照物后,便會發現兩段線一樣長。在路上行駛,駕駛人會尋找參照物、參照坐標,若選錯參照物,其行駛距離、軌跡也會出現錯誤。
? 視覺受到年齡影響
與老年駕駛人相關的話題如“選擇性關注”,即老年人更喜歡用推理的方式去做判斷。由于老年駕駛人視覺及聽覺已經跟不上了,需要靠經驗、記憶完成大多數判斷。同時,其對汽車性能也會有更高的要求,當然駕駛姿勢、反應能力等各方面會受到影響,這些是與年齡相關的個人性差異。
在視覺上,老年駕駛人需要更亮的車燈。若20歲駕駛人使用兩盞車燈,40歲駕駛人則需使用8盞車燈,那么60歲駕駛人就要使用16盞車燈,這樣才能基本達到質量相同的光學等感受。針對更多的老年駕駛人群,1985年后的美國,開始提升其交通設施水平,譬如加大標志尺寸、增加標志亮度等。1988年的研究報告表明,對于老年駕駛人,標志亮度需要提高三倍以上。我國社會正在快速步入人口老齡化,所以老年駕駛人及相關領域值得關注。
? 視區質量影響駕駛軌跡的精確度
從人因領域來說,“看見”即視距和視區。此外,還包括識別與反應,即人的感知能力與處置能力。在人因領域包含“三大公理”,一是“六秒公里”,即道路應該給駕駛人充分的時間;二是“視區公里”,即道路必須給駕駛人安全的視區;三是“邏輯公理”,即道路必須遵循駕駛人的認知邏輯。若做不到以上三條,那么這條道路便會出問題。
舉一個例子,看看視區質量對駕駛人的影響。同樣一條路,擁有不同的路側環境,行駛在不同環境下駕駛人的感受也不一樣。譬如,好的視區設計可以有效確保駕駛人不會開上道路邊緣,甚至駛離道路。
視區的質量也會影響駕駛軌跡的精確度。如果視區可以抓住駕駛人的視覺,使之能輕松駕駛,駕駛人就能很容易把車輛控制在行車道的中間,與路中央的隔離線保持充分距離。當車輛沿著處于高地上的道路行進時,如果沒有視覺穩定輔助元素,車輛就會越來越偏向中央分道線。有時,在道路上常常會看到一些莫名其妙的交通事故,例如駕駛人怎么開著開著就偏離了車道?一方面是由于駕駛人缺少視覺穩定元素、缺少對應參照物,另一方面則是因為人的缺陷所導致。
? 人的“天性使然”
人有什么缺陷?首先,人往往高估自己的能力。譬如,人們永遠認為自己有能力駕馭這輛車。其次,圖省事。在兩點之間人們更愿意走直線。現實中,之所以有那么多人亂穿馬路,就是由人的天性所導致,即喜歡自由、不愿意有壓力。最后,人的生命脆弱。
如何讓道路使用者少犯錯
如何減少人們犯錯誤的機會?一是約束,譬如設置欄桿阻止行人翻越;二是懲罰;三是積極引導,更多的精力及引導工作應放在路上進行,而不是課堂教育上。
? 正確引導人的行為特點
那么,該如何引導人的行為呢?人的行為特點包含兩個重要特征,一是提供參照標準才能遵照執行。二是深悉危險才會懂得避讓。人只有知道有多危險,才不會去冒險。
上圖中,由于地上施畫了標線,所以廣場上人流排成這個樣子,如果沒有標線,沒有人會這么排隊的。這便是管理人流的基本途徑——依靠標線。以某著名日本企業在中國的廠區為例。為限制兩人在廠區里并排走路聊天,廠區里明確制定行走規則,譬如設置提示牌、較窄的人行步道等。同時,在相應位置會施劃出哪里為機動車穿越的地方、哪里為機動車和人均可通行的地方,哪里為樓道上行、下行及快行道路等。當人們看到同樣設置的道路、道路環境,一看便可知道哪條路好開,使駕駛任務變得更容易。
當提供充實的、充分的引導信息時,駕駛人收獲的感受及壓力則不同,長時間行駛下的疲勞狀態也會有所不同。
? “積極引導”利于改善人的用路行為
道路上什么行為最讓人頭痛?是錯誤行駛?胡亂變線?突然拐彎?急剎車?中國式過馬路?……從技術角度講,以上這些行為都被稱為沒有接受正確指導的各種錯誤交通行為。70年代初,美國聯邦公路管理局局長泰曼在交通事故對策報告中提出:“如果我們不能始終在危險時保護駕駛者,我們就必須向他提供足夠的信息,讓他能自己保護自己。”
積極引導,即引導級的信息呈現,需要明確地、不模糊地、足夠顯眼地滿足識別(決策)視距的指標要求,以提高對速度和路徑選擇的科學決策性,避免危險。所以,盡管沒有不犯錯誤的人,但優化用路條件卻可改善和控制人的用路行為。可以說是道路和交通工程設計者決定了人們如何使用道路的。
交通管理的核心是“控制”
交通管理的核心是控制。1935年美國的《統一交通控制設施手冊》中有所涉及,而后1968年歐洲的維也納公約中各國對交通標志的顏色、形狀也達成了共識。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基本對策應周全考慮人的能力條件,包括視距和視區、速度管理、人因、接入管理等,同時也需要大量技術性共識和理念性共識。
? 路口設計不應忽略行人、騎行者等的能力
以下圖為例,圖中大路口出現的現象被稱為“中國式過馬路”,秩序混亂的責任完全在道路使用者嗎?經過對該路口調研后發現,該路口高峰期需耗費20多名警力才能控制秩序。由于人的天性,無論多少人控制秩序,仍有人到處亂走、亂騎車。一個人干擾秩序,那么整個路口效率就會受到影響。由此可見,在設計該路口時,我們可能忽略了行人、慢行交通等的能力。
美國紐約的設計規則里提到,人的步行能力為每小時4公里,在20分鐘內大多數人的步行承受力約為1.3公里;騎自行車的能力則為每小時15公里,這便是人們每天的通勤壓力。一般情況下,騎自行車大概40分鐘或步行20分鐘為人的承受力。做什么規劃時,都應考慮人的能力,騎自行車的承受力,每小時就15公里,我能每天騎5小時上下班嗎?不可能。一般情況下,騎自行車就是40分鐘,步行就是20分鐘,你要讓人換乘出行,就要考慮這個承受力。
? 轉彎半徑的大小會影響路口的交通秩序
說到要考慮人的承受力問題,我們只看一個小問題,就是路口的轉彎半徑。我們國家的路口,轉彎半徑越做越大。行人和機動車適應的轉彎半徑是不一樣的。在一處雙車道路口,若設置小的轉彎半徑,行人過街可節省近一半時間。我們國家有一段時間,會把路口的轉角消掉,路口變大,機動車方便了,但會降低行人過街速度。也就是說,路口交通秩序壓力大與路口放寬有很大關系。
? 減少交叉口的沖突點,利于提升通行效率
一個交叉口,有多少沖突點呢?為什么過交叉口那么難?一個普通的雙車道交叉口就有32個沖突點,若是上下六車道的交叉口則會堵死。我們過去只把這種交叉沖突作為沖突點,忽視了并線和分流。車輛并線與分流都需要降速以及變換車道,都有車與車之間的談判、車與行人之間的談判、車與非機動車之間的談判,在此過程中調理不好,路口便會亂成一鍋粥。所以,為什么拓路口對于治理擁堵沒有意義,就是這個原因。
像下圖也是。傳統的丁字路口的交通沖突點為9個,增加硬隔離后沖突點降為5個,右進右出后降為2個,大大提高通行效率。
這些內容,都是交通控制的基礎內容,針對的都是引導人的行為,減少人犯錯誤的機會。所以我們經常說十大交通陋習,例如中國式過馬路,從技術角度講,其實是沒有接受正確指導的各種錯誤交通行為。
相關內容公開課視頻:
▲ 視頻:道路交通安全管理需要的基礎共識之能力有限是道路使用者的共性
掃一掃在手機上閱讀本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