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G競逐空前火熱。
8月10日,工信部和國家發改委聯合印發《擴大和升級信息消費三年行動計劃(2018—2020年)》,其中對5G做出了明確要求:加快5G標準研究、技術試驗、推進5G規模組網建設及應用示范工程,確保2020年啟動5G商用。這被認為是5G最新的“小目標”。
《中國經濟周刊》記者獲悉,中國電信等三大運營商正在加快5G布局,并已在一些城市開展試點或外場測試。8月13日,北京聯通在北京部署的首批5G基站正式啟用,北京宣告進入5G時代。此外,中國聯通、中國移動和中國鐵塔已簽署了《5G先試先用 推動長三角數字經濟率先發展戰略合作框架協議》,提出今年長三角地區將建成國內規模最大的5G外場技術試驗網,2019年率先在國內開展試商用。
不僅是運營商,華為、三星等一線以及vivo、一加等二三線手機廠商也都在暗自角逐,紛紛宣布將于2018年推出5G手機。上海、海南、浙江等多地政府也在爭先恐后布局5G。廣東省提出用3年左右時間把珠三角打造為世界級寬帶城市群,2020年底前 5G基站要達到0.73萬座并全面啟動5G網絡規模化部署。
即將商用的5G將對人們的生產生活產生哪些影響?
行業中一直都有一種說法:4G改變生活,5G改變社會。通信行業分析師項立剛告訴記者,相比于4G網絡主要滿足人們觀看高清晰度電影等消費級需求,5G對社會生活的影響將大大高過個人消費級的產品體驗。
“我認為,這種說法強調的是5G商用對物聯網尤其是工業物聯網的支持。”索為系統行業研究顧問趙翰林表示,在4G網絡下,網絡效應疊加到知識生產上,知識和內容得以爆炸性增長。但知識能否轉化成行動,能否在物理層面產生影響,單憑互聯網無法回答。在5G網絡的支持下,不僅產品可以聯網,生產設備也可以聯網,用戶和生產者之間能夠建立起實時數據驅動的反饋回路,這將對生產方式產生深遠的影響,開啟“設計”權力與主體從廠商向用戶轉移。
5G網絡最先賦能的是對實時性依賴較大的數據包。智能交通(包括自動駕駛技術在內的一系列智慧交通技術)、工業控制以及環境監測等行業將最先受益5G網絡。華為技術有限公司5G CMO朱慧敏告訴《中國經濟周刊》記者,華為與BOSCH、英特爾和西門子等工業企業聯合成立了5G產業自動化聯盟,旨在推動5G在工業生產領域的落地,確保5G從初期即具備相應的產業能力。
“我們把不同行業對5G網絡的具體需求分成幾個類型。總體而言,絕大多數行業對實時性和高帶寬的需求都遠遠高于4G。”朱慧敏說,以自動駕駛技術為例,雖然對高度精細和準確的地圖下載需要高寬帶,但自動駕駛的最大需求不是高帶寬,而是低延時。“控制器發出一個停車的信號,瞬間就能剎車是最重要的,幾秒鐘的延時對自動駕駛來說是致命的。” 朱慧敏說,還有對大連接和高帶寬的要求大于實時性的,比如環境監測領域數百個感應器或者監測儀同時工作并向服務器傳輸大量的實時影響,對上行帶寬的要求是巨大的。
5G在工業領域的另一個重要貢獻是網絡“切片”。所謂網絡“切片”是指可以在統一的網絡基礎設施平臺上,虛擬定義多種相互獨立的網絡空間。這為不同行業和企業甚至不同車間提供了個性化定制網絡,以滿足個性化需求。“在切片技術支持下,產品生命周期各環節的知識工作者可以根據角色和工作內容,定制專用信息網絡及應用,使其更加專注于自身業務專長的積累,發展更高級的創造性、開放性和企業家精神,這也是工業APP的一個發展方向。”
趙翰林告訴記者,5G網絡可以為用戶提供移動設計、增強現實、虛擬現實、超高清視頻、移動云計算等更加極致的業務體驗,這將帶來個性化定制、遠程監控和運維、智能產品等多種新的業務模式;在遠程醫療、車聯網、智能家居、眾包協同設計、工業控制、環境監測等領域也將迎來物聯網應用的爆炸性增長。
趙翰林還表示,在 Cyberspace(賽博空間)中描述的對象如數字孿生,只有在5G時代才能用在工業APP中,驅動產品生命周期各階段的活動,這將為研發型工業APP創造機會。“此外AR和VR技術在5G時代也能創造很多令人眼前一亮的設計場景。我們衷心希望工業APP尤其是設計APP在5G時代占有一席之地。”
當然,5G也不是“包治百病”的。5G商用并不能解決所有問題。“5G網絡將在工業領域大有作為,但不是包治百病的靈藥。”中國移動通信研究院無線與終端研究所主任研究員鄧偉告訴《中國經濟周刊》記者,運營商需要了解每個行業的具體需求,行業也需要了解5G的特點。5G與行業的融合是不斷發展的,不可能一蹴而就。
來源:中國經濟周刊
作者:中國經濟周刊
責任編輯:小鵬
掃一掃在手機上閱讀本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