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電子信息產業發展研究院和工信部裝備工業發展中心聯合發布的《全球智能網聯汽車產業地圖(2018年)》,是一份智能網聯汽車領域的綜合性研究成果,從產業鏈、產業布局等多個方面對全球智能網聯汽車產業進行了全面梳理,將為促進產業健康發展、推動產業相互協作等提供基礎支撐。
先來看看一張長圖
全球智能網聯汽車產業鏈全景圖產業鏈上游
感知系統:為智能網聯汽車獲取更準確、更全面的信息。
預計到2025年, 全球智能網聯汽車傳感器市場規模將達548億美元, 博世、 大陸、德爾福、 Velodyne、Quanergy、北醒光子、禾賽科技等國內外企業正加快推進市場布局。
智能網聯汽車傳感器
特點及企業布局
決策系統:進行判斷,替代人類做出駕駛決策。
車載智能計算平臺是全球智能網聯汽車決策系統競爭的焦點。 全球芯片制造商、汽車零部件供應商、整車企業以及互聯網企業正展開積極布局。 目前, 國際先進企業均取得了一些實質性技術進展, 部分企業已經推出系列產品, 并積極與整車企業開展合作。 其中, 芯片企業在車載智能計算平臺的研發方面占據優勢。
國際先進企業布局
車載智能計算平臺
全球主要智能網聯汽車
操作系統分類及應用
通信系統:車輛與外界間的信息交互平臺。
通信系統是連接車與車(V2V)、車與路(V2I)、車與人(V2P)、車與云(V2C)等的信息交互平臺,包括V2X通信系統、安全解決方案、電子電氣架構以及云平臺等領域。
目前,V2X通信系統以美國主導的DSRC標準和中國主導的LTE-V2X標準為主,未來隨著5G通信系統的逐漸成熟,5G-V2X有望成為新的技術標準。
國際通信標準比較
信息安全貫穿智能網聯汽車信息交互系統,為智能網聯汽車的正常安全行駛提供了有效保障。
隨著汽車智能化、網聯化程度的逐漸提高,新一代電子電氣架構也將有別于傳統模式,為此,全球汽車企業、零部件供應商及電子、半導體和軟件系統公司依托AUTOSAR汽車開放系統架構, 共同開發汽車電子標準架構,其中包括新一代電子電氣架構。云平臺聚焦車路協同管理,是未來實現智慧交通、智慧城市的基礎。
自動駕駛解決方案:多方關注,綜合解決方案加速進步。
目前,自動駕駛解決方案主要有兩條技術路線:視覺優先路線、多傳感器融合路線。
視覺優先路線由“寶馬英特爾聯盟”提出,該路線傾向于采用低成本的攝像頭方案,聯盟還包括菲亞特克萊斯勒、德爾福、大陸、麥格納、滴滴出行等企業。
多傳感器融合路線由“豐田英偉達聯盟”提出,該路線更傾向于高成本激光雷達以及毫米波雷達、超聲波雷達、攝像頭等多種傳感器的融合運用,以應對自動駕駛復雜的應用場景,聯盟企業還包括大眾、戴姆勒、博世、采埃孚、Uber等。
智能網聯汽車整車:汽車企業和科技企業深度布局。
近年來, 汽車企業以及科技企業紛紛加快推出智能網聯汽車產品,穩步推進自動駕駛技術的商業化。
汽車企業如豐田、 通用、戴姆勒、長安等巳經開始在量產車型上規模化裝配Ll級、L2級自動駕駛系統,開始L3、L4級自動駕駛系統的研發與測試, 并計劃在 2019年左右開始向市場投放L3級量產車,在2021年左右實現L4級自動駕駛。
科技企業如特斯拉、蔚來、小鵬、奇點汽車計劃于3年內量產L3、 L4級別自動駕駛汽車。
全球汽車企業自動駕駛進展全球科技企業自動駕駛進展
出行服務:實現資源集約化、提升出行效率。
數據增值:重塑汽車產業價值鏈,改變人類生活方式。
英特爾指出:數據是未來無人駕駛的新“石油”,未來,每輛無人駕駛汽車都將生成相當于3000人的數據,而根據Gartner預測,到2021年,將有超過3億輛汽車通過無線網絡實現連接。
智能網聯汽車數據包含了決策控制數據、網聯化交互數據以及產業服務數據,結合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通信技術,通過搜集與處理這些衍生大數據,企業可以向用戶提供多種增值服務,提升智能網聯汽車的商業價值。
智能網聯汽車多樣化
的數據增值方式
掃一掃在手機上閱讀本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