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業定義或范疇
車聯網概念引申于物聯網(Internet of Things),根據行業背景不同,對車聯網的定義也不盡相同。傳統的車聯網定義是指裝載在車輛上的電子標簽通過無線射頻等識別技術,實現在信息網絡平臺上對所有車輛的屬性信息和靜、動態信息進行提取和有效利用,并根據不同的功能需求對所有車輛的運行狀態進行有效的監管和提供綜合服務的系統。
隨著車聯網技術與產業的發展,上述定義已經不能涵蓋車聯網的全部內容。根據車聯網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的定義,車聯網是以車內網、車際網和車載移動互聯網為基礎,按照約定的通信協議和數據交互標準,在車-X(X:車、路、行人及互聯網等)之間,進行無線通訊和信息交換的大系統網絡,是能夠實現智能化交通管理、智能動態信息服務和車輛智能化控制的一體化網絡,是物聯網技術在交通系統領域的典型應用。
在中國汽車工程學會根據中國制造強國戰略編制的《節能與新能源汽車技術路線圖》中,對智能網聯汽車作出定義,智能網聯汽車是指搭載先進的車載傳感器、控制器、執行器等裝置,并融合現代通信與網絡技術,實現車與X(車、路、人、云端等)智能信息交換、共享,具備復雜環境感知、智能決策、協同控制等功能,可實現“安全、高效、舒適、節能”行駛,并最終可實現替代人來操作的新一代汽車。
在網聯化層面,按照網聯通信內容的不同將其劃分為網聯輔助信息交互、網聯協同感知、網聯協同決策與控制三個等級。目前行業內處于網聯輔助信息交互階段,即基于車-路、車-后臺通信,實現導航等輔助信息的獲取以及車輛行駛與駕駛人操作等數據的上傳。因此現階段車聯網主要指基于網聯輔助信息交互技術衍生的信息服務等,如導航、娛樂、救援等,但廣義車聯網除信息服務外,還包含用于實現網聯協同感知和控制等功能的V2X相關技術和服務等。
產業政策分析
產業環境
● 全球車聯網應用進入加速發展階段
全球車聯網產業進入快速發展階段,信息化、智能化引領,全球車聯網服務需求逐漸加大。目前中國、俄羅斯、西歐和北美等國家和地區70%以上的新組裝車輛都已配備互聯網接口。當前全球聯網車數量約為9000萬輛,預計到2020年將增至3億輛左右,到2025年則將突破10億輛。從車載信息服務平臺應用規模來看,目前已形成數百家規模廠商,典型廠商安吉星全球用戶已突破700萬人。2017年中國車聯網用戶規模達到1780萬人,已成為全球最重要車聯網市場。未來,與大數據、云計算等技術創新融合將加快車聯網市場滲透。
● 5G/V2X應用時代即將到來
2018年11月,工業和信息化部印發《車聯網(智能網聯汽車)直連通信使用5905-5925MHz頻段管理規定(暫行)》,規劃了5905-5925MHz頻段共20MHz帶寬的專用頻率資源,用于基于LTE演進形成的V2X智能網聯汽車的直連通信技術,同時,對相關頻率、臺站、設備、干擾協調的管理做出了規定。隨著5G和C-V2X技術的快速發展,智能化與網聯化技術正在加速融合。2018年高通推出了9150 C-V2X芯片,兼容LTE和5G通信。起亞在2018年CES上展出了全新概念電動車Niro EV,搭載全球首款5G網絡打造的車載無線傳輸系統,基于該網絡,駕駛者可通過臉部和聲音識別“登陸”車輛,并可進行預先個性化設置。
● 車聯網成為投資熱點,競爭激烈
車聯網創業開始成為一個熱門風口,被資本競相追逐,眾多創業企業涌入市場。車聯網不管對于BAT等互聯網巨頭、傳統車載導航企業、互聯網企業創業企業還是汽車品牌商來說都是一塊巨大的蛋糕,同時車聯網行業對于技術、資本、市場都有著非常高的要求。百度、阿里和騰訊均已完成車聯網布局,同時也涌現出一批車聯網創業企業。但很多車聯網創業企業由于技術上的缺乏,諸多產品同質化現象嚴重,品牌眾多,但功能單一雷同現象普遍。
政策導向
● 車聯網產業標準體系建設促進產業健康可持續發展
工業和信息化部組織編制并聯合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印發了《國家車聯網產業標準體系建設指南》,包含總體要求、智能網聯汽車、信息通信、電子產品和服務等一系列文件。通過強化標準化工作推動車聯網產業健康可持續發展,促進自動駕駛等新技術新業務加快發展。《指南》分為總體要求、智能網聯汽車、信息通信、電子產品與服務等若干部分。智能網聯汽車標準體系主要明確智能網聯汽車標準體系中定義、分類等基礎方向,人機界面、功能安全與評價等通用規范方向。信息通信標準體系主要面向車聯網信息通信技術、網絡和設備、應用服務進行標準體系設計。電子產品與服務標準體系主要針對支撐車聯網產業鏈的汽車電子產品、車載信息系統、車載信息服務和平臺相關的標準化工作。
● 智能網聯汽車發展加速,道路測試管理規范出臺
2018年4月,工業和信息化部、公安部、交通運輸部聯合發布《智能網聯汽車道路測試管理規范(試行)》。我國智能網聯汽車發展持續加速,汽車與電子、通信、互聯網等跨界合作加強,在關鍵技術研發、產業鏈布局、測試示范等方面取得積極進展。目前我國所測試的大部分汽車屬于有條件自動駕駛,不僅不能離開人,也要對測試駕駛人進行嚴格要求。實行的管理規范適用于在中國境內公共道路上進行的智能網聯汽車自動駕駛測試,包括有條件自動駕駛、高度自動駕駛和完全自動駕駛,涵蓋總則、測試主體、駕駛人及測試車輛、測試申請及審核、測試管理、交通違法和事故處理、附則等6個章節,共29項條款、2個附錄。管理規范發布后,國內企業可以按照規范進行自動駕駛車輛測試,研發有望加速。
● 國家推動智能化社會,智能汽車發展迎來新契機
智能汽車已成為我國汽車社會發展的戰略新契機,其重要性不僅局限于產業本身,而且涉及整個社會的智能化進程,同時與國家信息安全密切相關。國家發改委發布的《智能汽車創新發展戰略》從技術、產業、應用、競爭等層面詳細闡述了發展智能汽車對我國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對于整個產業的推動將起到引領的作用。在體制機制方面,我國擁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優勢和集中力量辦大事體制優勢;在汽車產業方面,整體規模保持世界領先,自主品牌市場份額逐步提高,核心技術不斷取得突破,關鍵零部件供給能力顯著增強;在網絡通信方面,互聯網、信息通信等領域涌現一批世界級領軍企業,通信設備制造商已進入世界第一陣營;在基礎設施方面,寬帶網絡和高速公路網快速發展、規模位居世界首位,北斗衛星導航系統可面向全國提供高精度時空服務;在發展空間方面,新型城鎮化建設、鄉村振興戰略實施也將進一步釋放智能汽車發展潛力。
● 車聯網產業成為建設智能交通的重點發展任務
國家發改委和交通運輸部發布《推進“互聯網+”便捷交通促進智能交通發展的實施方案》,從構建智能運行管理系統、加強智能交通基礎設施支撐、全面強化標準和技術支撐、實施“互聯網+”便捷交通重點示范項目四個維度全面闡述了汽車產業轉型升級的重要方向,提出了車聯網與自動駕駛的技術創新發展趨勢和應用推廣路徑,并明確了相應的引導政策和示范項目。“構建下一代交通信息基礎網絡”作為重點發展任務,提出了要加快車聯網建設,為載運工具提供無線接入互聯網的公共服務,以及建設基于下一代互聯網和專用短程通信(LTE-V2X、DSRC等)的道路無線通信網。
產業鏈全景圖
車聯網產業主要分為產業鏈上游、中游和下游三個部分。
上游:主要包括RFID/傳感器、定位芯片和其他硬件等元器件設備制造商。
中游:主要包括終端設備制造商、汽車生產商和軟件開發商。
下游:主要包括TSP、系統集成商、內容服務提供商和移動通信運營商。
車聯網產業鏈條長,產業角色豐富,從上游到下游涵蓋制造業和服務業兩大領域。制造業中整車廠作為核心位置,一方面作為終端、軟件、服務的集成者,具有較大的話語權,同時也在開展自身的車載智能信息服務業務。通信芯片和通信模組由于涉及通信技術,門檻較高,主要參與者都是華為、大唐、中興以及國外的高通、英特爾等通信行業領先企業。服務領域,通信運營商以中國移動、中國聯通和中國電信為主,同時運營商也在積極拓展其他車聯網領域業務。車聯網信息服務提供商方面,包含了傳統TSP供應商如安吉星等、主機廠自有TSP平臺以及新興車聯網創業企業。從整個產業鏈條看,初創型企業更多的集中在車載終端設備、交通基礎設備、軟件開發、信息和內容服務等市場剛剛起步或者門檻較低的環節。
價值鏈及創新
注:市值為2018年12月數據,營業收入和凈利潤為2018年前三季度數據。(中國移動為2018年上半年數據)
● TSP市場逐步冷靜,平臺方案持續摸索
TSP是車聯網產業鏈的核心環節,統籌整合產業鏈其他環節的參與者,在TSP大平臺上為整車廠打造車聯網產品,內容涵蓋TSP服務平臺、呼叫中心、內容聚合、數據中心與云平臺等。根據IT桔子企業注冊信息查詢,TSP企業在2014年至2016年迎來高峰,2017年新增企業數量減少。雖然無論傳統TSP、整車廠還是互聯網企業都在不斷進入TSP產業,但是TSP目前盈利模式不清晰、平臺需要規模效應等因素導致大部分企業仍在不斷摸索中。
● 車載智能終端產業穩定增長
隨著智能網聯汽車的逐步發展,傳統汽車零部件生產商也開始從機械電子零部件向智能化汽車配件生產,其發揮自身特長,將智能化的駕駛輔助、車輛信息監測、網絡信息服務融入升級后的零部件產品,主要發展方向有駕駛輔助、地圖導航、語音服務、云平臺信息服務等。根據企查查平臺信息,經營范圍為車載通訊設備的企業穩定增長,2018年已超過1000家。
● 行業巨頭主導通信運營和通信芯片
車聯網通信離不開通信運營商的網絡服務以及其擁有的公用移動通信基站。中國移動、中國聯通和中國電信均成立了下屬的車聯網部門與子公司,力圖從網絡運營和基站建設著手,協同制定車聯網應用標準,引領行業發展。通信芯片同樣具有較高的進入門檻,國內以華為、大唐、中興為主,開展LTE-V2X芯片和5G通信芯片的研發。在通信運營和芯片等領域,國內市場基本會被行業巨頭占領。
產業地圖布局
從總體分布來看,車聯網企業主要分布在東部沿海地區,尤其是汽車電子和零部件產業集聚的珠三角和長三角地區。
從各省(直轄市、自治區)來看,廣東、江蘇、浙江、山東和上海擁有的車聯網企業數量排名前五,企業數量基本都超過1000家,遠遠超出其他省份;而湖南、四川、重慶等中西部省市總體表現也較為優秀。
車聯網重點企業主要集中在東部沿海地區,以珠三角和長三角地區為主。對注冊資本超過2000萬元以上的重點企業分布進行分析,根據統計,廣東企業數量達到24%,是全國最主要車聯網產業基地。江蘇、浙江、上海分布較為平均,憑借長三角地區雄厚的汽車產業鏈基礎合計份額超過23%。同時北京憑借互聯網產業基礎和高新技術企業基礎,占比為7%,結合產業資源分布,可以看出北京的企業數量雖少,但是企業規模普遍較大。
行業龍頭動向
2018年,車聯網領域的頭部企業積極加大在車聯網領域的投入和布局,提升自身實力、搶占市場空間、拓展市場規模,斑馬網絡完成首輪融資、四維圖新分拆車聯網業務,中國移動、聯通等運營商也在進一步發展車聯網業務。通過開放合作以提升市場規模,斑馬、四維、華為等都在強調自身的開放性,試圖吸引更多用戶,提升自身平臺用戶數量。同時企業也在不斷調整自己在產業鏈中的位置,充分發揮自身優勢、鞏固優勢產業鏈合作關系、提升產品競爭力。如車蘿卜對后裝市場的專注、飛歌與驀然認知的合作等。V2X技術也有較大的進展,華為發布商用5G產品,國內多個建設有通信基站設施的測試場地建成,將有力加速國內V2X技術的應用速度。
市場規模預測
中國車聯網市場在宏觀政策、潛在市場、技術創新、基礎設施建設等有利因素影響下,將保持快速增長。中國汽車市場巨大、保有量不斷提升,新車搭載智能網聯終端的比例將不斷提升,預計2025之前,大部分新車都將聯網,同時聯網汽車滲透率也將不斷提升。而隨著技術和服務的不斷發展,用戶對車聯網功能的付費意愿也將提高。短期車聯網市場增長主要依靠新增硬件數量和用戶增值消費,2018年將達到486億元,2021年將過千億元。同時由于2020年5G技術的推廣應用、V2X技術發展、用戶增值付費提升等因素,市場迎來爆發式增長,增速超過60%。
研判與建議
● 車聯網企業主要分布在東部沿海地區,尤其是汽車電子和零部件產業集聚的珠三角和長三角地區。北京因互聯網產業優勢和數量較多科研單位,產業資源也較為豐富。
● 5G和LTE-V2X技術進展順利,助推中國車聯網產業加速發展。車載通信芯片、定位芯片、通信模組等將進一步加強國產化,市場潛力較大。
● 車聯網市場增長短期主要依賴穩定增長的終端硬件數量。車載智能終端領域傳統零部件廠商強勢,可重點關注語音識別、AI算法、手勢控制等新興核心技術供應商。
● 車聯網產業標準體系和道路測試管理規范等文件發布,企業將加快技術研發和產品測試速度。自動駕駛技術將逐步融合V2X環境感知技術,可關注ADAS系統、車路協同等初創企業。
● 信息服務等對規模化要求較高,在導航、娛樂、數據、內容等方面可關注業內領先企業。TSP服務商業和運營模式仍在摸索,長期看資本巨頭和汽車廠商戰略布局,但存在與主機廠深度合作的第三方企業的市場空間。
● 車聯網中長期發展依靠用戶內容付費和車路協同基礎設施建設。V2X路側協同終端和智慧交通基礎設施市場巨大,有望迎來爆發式增長。
● 從投資潛力來看,車聯網電子芯片如通信、導航、計算,智能座艙核心技術和零部件如語音識別、液晶屏,信息服務如導航、定位、大數據等近期發展潛力較大。
(一)車聯網領域投融資案例數量下降
從近三年的投融資案例數量來看,基本上呈現出逐年下滑的態勢。從細分領域來看,出行、TSP平臺、信息服務、硬件、整車等領域投融資案例數量最多。出行、TSP、信息服務、軟件、自動駕駛、大數據等新興互聯網及軟件企業投融資案例較多,硬件領域由于存在傳統企業競爭,案例較少。
(二)B輪融資和戰略投資數量小幅增長
2018年,天使輪、Pre-A輪和A輪融資數量明顯減少,B輪和戰略投資數量增長分別為16件和9件,近幾年來,其它輪次融資數量很少。
三十強潛力企業
在車聯網領域未上市企業中,賽迪結合企業估值、產業鏈位置、核心產品和技術、企業戰略、產業生態、市場空間等因素,綜合考慮企業未來發展潛力,評出《2018賽迪車聯網潛力企業榜單》,榜單中以車聯網核心產業鏈為主,不包含整車制造企業和出行服務企業。
車聯網產業潛力企業主要分布在大型平臺式運營服務商、信息服務商、核心技術和零部件供應商以及硬件提供商。其中如斑馬網絡、四維智聯、高德軟件等有互聯網資本支持,同時又有自身產品生態的企業,更容易實現平臺規模和用戶體驗的相互促進。隨著車聯網產業的快速發展,通信芯片、導航芯片、導航信息服務等領域,市場潛力大、可以形成規模效應,因此如高德、四維圖新、千尋位置、紫光展銳等企業發展潛力較大。未來車聯網終端的前裝率會越來越高,硬件市場競爭也將愈發激烈,因此對于硬件廠商,更多的主機廠合作將成為發展的關鍵。
掃一掃在手機上閱讀本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