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智慧環衛系統構建 從一只垃圾桶的智能演進開始
圖源:圖蟲創意
近日,據俄羅斯衛星通訊社sputniknews報道,俄羅斯Wasteout公司總裁羅季翁克柳耶夫向衛星通訊社介紹稱,該公司開發了一套智能垃圾處理監控系統 ,該技術能使垃圾處理公司每處理一垃圾桶垃圾的收入每年增加3.5萬盧布(540美元)。
Wasteout的新系統包括一套安裝在垃圾桶上的智能傳感器、一個在線規劃和控制平臺以及一個為司機準備的手機應用。系統可以掃描所有垃圾桶,讓司機提前看見每個垃圾桶裝垃圾的情況,知道它們被裝滿的平均速度,并計劃什么時候清空垃圾桶。
該公司管理人員稱:”Wasteout公司能幫助減少物流成本,增加垃圾處理公司營利。對民眾來說,則可減少垃圾桶過滿帶來疾病傳播、臭味彌散和出現老鼠的風險。”
目前,該系統已在俄羅斯和白俄羅斯15個城市投入使用。
智慧環衛系統構建 從一只垃圾桶的智能演進開始
無獨有偶,近年來隨著中國物聯網技術的快速發展,一些類似的智能垃圾處理系統在國內也開始涌現,起源時間比俄羅斯更早。
一個小小的垃圾桶,是一個城市環衛基礎設施標配,要如何實現對城市數以萬計的垃圾桶進行高效的監測和管理,將智能技術手段運用到垃圾收集、垃圾清運以及垃圾處理是城市環衛工作的重要課題。
早在2016年10月召開的第一屆中國智慧環衛高峰論壇上,中國首個覆蓋環衛全產業鏈的信息化云平臺——“中國智慧環衛云平臺”盛大啟動。該平臺將物聯網、云計算、大數據、互聯網等技術融入城市環衛作業中,可以實現對廢棄物的產生、運輸、處理及管控過程的全程監管,以及對相關數據的全方位分析。
這兩年來,隨著物聯網、人工智能、云計算、大數據等技術在智慧環衛領域的逐步下沉滲透,使得城市環衛的數字化作業模式也愈加成熟。
從目前城市環衛智能化管理的相關系統建設來看,智能環衛系統在系統架構上同樣采取部署前端感知采集設備+智能管理平臺+數據中心的模式, 前端感知設備包括各類傳感器、RFID電子標簽、監控攝像頭等,用于環衛數據的采集和上傳;智能管理平臺一方面對接前端采集設備傳輸上來的實時數據,一方面以環衛部門各業務單位的工作流程來適配相應的業務模塊;而數據中心則可助力管理部門實現可視化管理的應用需求,實時掌握各區域、各業務流程實時進展情況。
以垃圾清運業務模塊為例,上述俄羅斯公司針對垃圾清運研發的相關系統,主要解決的是垃圾清運過程中垃圾收集、垃圾運輸路線規劃的問題。慣常的城市垃圾清運作業流程中,一般分三個階段:垃圾收集、垃圾運輸、垃圾末端處理。針對這三個環節輔以技術手段來提升作業流程效率、降低作業成本是環衛部門的主要訴求。
在垃圾收集環節,實時掌握各個垃圾桶的盛裝情況是主要的目的。針對這一需求,裝有溢滿監測器的垃圾桶成為現階段業內智能垃圾桶的典型。目前業內智能垃圾桶多采用NB-IoT/GSM無線通訊技術,搭載GIS云監控平臺。
當垃圾桶感應到桶滿時可以自動向平臺或移動端App發送信息,管理人員再調配資源進行處理。如此一來,將監控系統運用到垃圾桶等硬件設施上,使信息由人反饋變成由物反饋,效率得到提升的同時又可以為環衛工人減負。
與此同時,基于無線通訊技術以及GIS云監控平臺,每一只垃圾桶的位置、環衛工人收運垃圾的箱數都可以在平臺實現可視化反饋,還可以根據車輛一次可以收運的垃圾箱數,每個區域內的垃圾箱分布情況,制定出最經濟的收運路線。
有數據顯示,依托智能垃圾桶和智能環衛管理平臺的協同作用,能夠幫助環衛機構降低20%-40%的運營成本,主要體現在降低垃圾運輸成本上。可以看出,一個小小垃圾桶的智能升級,可以直觀的帶來環衛垃圾清運效率的大幅提升。隨著智能垃圾桶部署規模和范圍的增大,運營成本的下降和效率提升將表現得更為明顯。
不過需要注意的是,隨著智慧環衛系統的逐漸完善,單純實現垃圾桶的智能化并不足以解決更多的問題。在整個智慧環衛管理流程當中,環衛工人、環衛車、垃圾桶以及城市衛生處理事務之間都是整個系統流程中的核心要素,要實現智慧環衛系統的全數字化運轉,還需要將人、車、物、事之間全部實現感知物聯、數據交互,做到全程可視、可控、可互動,從而真正做到合理設計規劃環衛管理和運轉模式。
掃一掃在手機上閱讀本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