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2019年,房地產行業最大的感受不僅只有資本寒冬,還有越來越多的非傳統地產行業的入局,巨頭們的“攻城略地”一方面折射出地產行業的深刻變革,傳統城市運營正在向智慧城市運營轉變,另一方面也反映出“智慧城市”全面發展的迫切需求。
2019年,房地產行業最大的感受不僅只有資本寒冬,還有越來越多的非傳統地產行業的入局,尤其以阿里巴巴、騰訊、百度、華為、京東等站在科技前沿的企業為主,他們正憑借物聯網、云計算、人工智能、大數據等新興技術全面而深刻的顛覆著地產行業和城市運營模式。
巨頭們的“攻城略地”一方面折射出地產行業的深刻變革,傳統城市運營正在向智慧城市運營轉變,另一方面也反映出“智慧城市”全面發展的迫切需求。而在這一藍海市場中,以BAT、華為、京東等為代表的科技企業正打的熱火朝天。
巨頭們的野心
近期消息,騰訊科技(深圳)有限公司以85.2億元掛牌價成交位于深圳市寶安區西鄉街道大鏟灣A002-0076宗地,將建設深圳“互聯網+”未來科技城。這筆大買賣可不僅僅炫耀了騰訊雄厚的資本實力,重點在于“互聯網+”和未來這兩個關鍵詞。
在騰訊的計劃里,新成交得到的土地將被建成包括會議中心、酒店、科技展覽館、數據及智慧控制中心、產業園區配套宿舍、體育活動中心、社區健康服務中心、公交首末站等在內的“未來科技城”。而這樣一座“城中城”建成之后,無疑將是智慧城市的又一樣板。
一石驚起千層浪,借此我們不妨看看巨頭們在智慧城市領域的肉搏和廝殺。
IBM早在2010年就正式提出“智慧的城市”愿景,相關概念經過幾年炒作逐漸冷卻,但隨著基礎設施的完善、政策的指引以及物聯網、人工智能等技術的成熟,智慧城市再次成為行業關注的焦點。
IDC在最新發布的《全球半年度智慧城市支出指南》中預測,2023年全球智慧城市技術相關投資將達到1894.6億美元,中國市場規模將達到389.2億美元。其中,彈性能源管理與基礎設施、數據驅動的公共安全治理和智能交通三大重點投資領域,在預測期間內(2018年-2023年)的支出總額將持續超出整體智慧城市投資的一半。
面對如此巨大的藍海市場,BAT、華為、京東等巨頭們的身影自然也不斷的穿梭其中。
騰訊涉足智慧城市領域早已人盡皆知,目前,騰訊智慧城市服務已經全面覆蓋河南、海南、上海、重慶、云南、天津、四川、貴州、湖北、陜西、湖南等共計35省(市)地區,與150多個城市建立智慧城市方面的合作,內容涉及教育、交通、醫療、警務、出行、新零售等眾多生活場景。
阿里巴巴在2017年上線杭州城市大腦1.0,如今兩年過去,阿里城市大腦已成功覆蓋杭州420平方公里的土地,同時還在蘇州、烏鎮、澳門、雄安、衢州、西安、海口、重慶、福州、通州、上海、馬來西亞等23個城市和地區上線,內容覆蓋交通、城管、文旅、衛生等11個領域。
百度的智慧城市戰略在BAT中算是后起之秀,但如今也是遍地開花。從最初與雄安新區戰略合作打造智慧城市,到如今,百度智慧城市方案已經在蘇州、寧波、保定、蕪湖、重慶、北京、上海等地區落地
說完BAT,自然還少不了華為和京東,基于華為在IoT平臺和網絡管道方面的優勢,目前華為智慧城市解決方案已經成功落地的城市包括了濰坊、蘇州、蘭州、西安三亞、益陽、天津、瀘州、龍崗和敦煌等地。其中,在山東濰坊,按照“一網、一平臺、N個應用”的模式,從智慧市政、智慧停車、智慧環保、智慧農業等12個領域入手,打造出了基于NB-IoT技術的物聯網技術樣板城市。
京東通過與政府、國家能源集團等國企之間的合作,目前其智慧城市方案也先后為北京、上海、廣州、深圳、成都、南京、西安、福州、宿遷、桂林、昆明、天津、青島、南通、貴州、雄安等30多個城市提供了技術支持。
基于巨頭們的鼎力支持,中國目前在建的智慧城市數量超過了500個,遠遠超出全球排名第二的歐洲(90個),僅試點城市就已經達到290多個,其中北京、上海、深圳、天津、蘇州等13個城市更是躋身世界智慧城市第一梯隊。
百家爭鳴
從數據和漂亮的成績單上來看,巨頭們的智慧城市戰略無疑是成功的,但了解巨頭們取得成功背后的原因才往往更具價值。總的來講,騰訊的打法是“互聯網+”,阿里的打法是云腦,百度的打法是人工智能,華為的打法是“管道”能力帶動平臺,京東數科的打法則是操作系統和數據。
眾所周知,騰訊是以“C位”出道的最成功的企業之一,騰訊擁有超過10億的微信用戶和超過8億的QQ用戶,這些消費端的用戶群體為騰訊“互聯網+”智慧城市解決方案的實現提供了必不可少的支持,而互聯網的基因,也讓騰訊得以避開走集成商、云廠商和運營商的老路,另辟蹊徑。騰訊WeCity理念強調了“海量微服務+綜合移動入口”的微服務集群特征,通過獨立APP、城市服務、小程序等多元的微端工具,可以使智慧城市的概念觸達城市中的每個角落、每個人。
阿里巴巴有眾多身份,包括電商、金融企業、云計算廠商等,而阿里智慧城市的出發點還要落在城市大腦上。阿里城市大腦最關鍵的地方在于,通過大計算能力去挖掘大數據背后的價值,這一點與阿里作為國內最大的電商平臺有著千絲萬縷的關系。馬云說阿里巴巴早已經超越了電商平臺,成長為一個突破線上線下界限和空間局限的經濟體。這是一個以平臺為中心,以數據為核心的數字經濟體。
百度提出的是“智能城市”理念,AI成為其中最凸顯的能力輸出。百度副總裁、智能云事業群組總經理尹世明曾表示,智能城市正全面進入ABC+X智能時代。而百度ABC+X的新型架構、智慧底座和智能中臺,則為智能城市運營和垂直行業應用提供全棧的人工智能能力,云邊端一體化的新計算服務和大數據平臺支持。
華為作為全球ICT領域的領導者,曾在2017年提出“新ICT,打造智慧城市神經系統”的理念。所謂“智慧城市神經系統”,就是華為以云計算、物聯網、大數據和人工智能等一系列技術為基礎,通過平臺能力打造萬物感知、萬物互聯的解決方案。在物聯網領域,華為提供了從通信芯片、物聯網終端操作系統、移動物聯網網絡、物聯網平臺到生態建設的一系列解決方案。2018年華為基于NB-IoT技術的多個智慧城市項目還得到了GSMA頒發的“智慧城市最佳移動創新獎”。
京東數科與BAT、華為等互聯網巨頭、通信巨頭的打法又不一樣,京東集團副總裁、京東數字科技集團首席數據科學家、京東城市總裁這樣形容京東智能城市操作系統,“它不是系統集成、不是云,不是腦中樞和控制城市。它是云的上方,腦的下方,是智慧城市核心動力引擎。”
當然,無論巨頭們提出怎樣的解決方案,最后的目的無疑是殊途同歸的。只是,智慧城市這項超級工程沒有任何一個地區,任何一家企業可以獨自完成。
在這個巨大的市場中,細分的領域也在日漸凸顯,未來誰家能在智慧城市的爆發中中得頭彩,還需拭目以待。
掃一掃在手機上閱讀本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