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市(州)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門、各直屬機構,有關單位:
《四川省深化“放管服”改革優化營商環境2023年工作要點》已經省政府同意,現印發給你們,請結合實際認真組織實施。
四川省人民政府辦公廳
2023年3月14日
四川省深化“放管服”改革優化營商環境2023年工作要點
2023年,全省深化“放管服”改革優化營商環境工作要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二十大和習近平總書記對四川工作系列重要指示精神,認真落實黨中央、國務院和省委、省政府決策部署,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積極服務和融入新發展格局,按照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四川“總牽引”“總抓手”“總思路”的總體布局,加快推進政府職能轉變,持續深化改革,優化營商環境,激發市場活力,提振市場信心,助力經濟運行整體好轉,為全省高質量發展提供有力支撐。
一、大力開展營商環境提升行動
(一)激發市場主體活力。持續深化營商環境對標創新行動,啟動民營企業營商環境提升行動,對全國首批50項營商環境試點改革舉措和我省70項試點改革舉措落地情況實施核查,針對性調整優化營商環境評價指標,開展全省年度營商環境評價。強化對市場主體特別是民營企業和中小微企業的財稅、金融等政策支持力度,落實減稅降費優惠政策,新增發放創業擔保貸款不少于60億元,推廣“制惠貸”“園保貸”“天府科創貸”,拓寬市場主體融資渠道。12月底前認定20家省級“創業孵化基地”,命名300個“天府微創園”,健全完善五級創業平臺體系,扶持更多小微企業成長發展。制定四川省公共信用信息目錄(2023年版),全面推廣信用承諾制和告知承諾制,完善全國中小微企業融資綜合信用服務平臺四川站建設,深入推進“信易貸”工作。全面推廣數字化電子發票,逐步取消增值稅發票稅控設備。完善招標投標交易擔保制度,進一步降低招標投標交易成本,開展清理歷史沉淀保證金專項行動,加快完善招標投標交易擔保服務體系。做實惠企政策專門窗口,推動惠企政策資金“一窗兌現”。開展12345政務服務熱線助企紓困專項行動,推動各地組建助企服務提速處置工作小組,對涉企問題單獨提取、快速反饋,建立政務熱線助企服務聯動督查機制,對企業訴求辦理情況不定期開展抽查檢查。〔省發展改革委牽頭,財政廳、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省市場監管局、省地方金融監管局、省政務服務和資源交易服務中心、省大數據中心、四川省稅務局、人行成都分行、四川銀保監局等省直有關部門(單位)、各市(州)人民政府按職責分工負責〕
(二)營造公平競爭的市場環境。全面落實《中華人民共和國反壟斷法》和《四川省反不正當競爭條例》,加強對妨礙統一市場、不正當競爭等問題的整治,完善常態化監管機制。嚴格落實“全國一張清單”管理要求,建立違背市場準入負面清單案例歸集和通報制度,持續清理和廢止含市場準入限制和阻礙參與公平競爭的政策規定。深化公共資源交易改革,探索構建與全國統一大市場相適應的公共資源交易體制機制。開展公共資源交易數字化轉型三年行動,12月底前完成省級公共資源交易一體化平臺主體功能建設。加快省政府采購一體化平臺推廣應用,逐步實現政府采購預算、執行、交易、支付全流程電子化。依托“12345”“12315”等平臺渠道,及時處理回應涉公平競爭問題的投訴舉報。〔司法廳、財政廳、省市場監管局、省政務服務和資源交易服務中心、省大數據中心等省直有關部門(單位)、各市(州)人民政府按職責分工負責〕
(三)加強政府誠信建設。健全政務守信踐諾機制,6月底前編制各級行政機關依法依規作出但未履行到位的承諾清單,明確整改措施和完成期限。對落實逾期未支付中小企業賬款強制披露制度情況進行“回頭看”,重點整治未將拖欠信息列入政府信息主動公開范圍的情況。開展拖欠中小企業賬款行為集中治理,嚴厲打擊虛報還款金額、將無分歧欠款做成有爭議欠款、增設額外還款條件或以不簽合同、不開發票、不驗收、未完成審計等方式變相拖欠的行為。鼓勵各地探索建立政務誠信訴訟執行協調機制,推動政府誠信履約。〔省法院、省發展改革委、經濟和信息化廳、司法廳、省市場監管局等省直有關部門(單位)、各市(州)人民政府按職責分工負責〕
(四)優化外資外貿服務。更好發揮外資工作專班機制作用,深入開展外商投資服務專項行動,優化省、市、縣三級協調服務長效機制,進一步加大統籌協調解決企業困難訴求力度。開展外資企業營商環境評價,編制評價結果(中文+英文)專冊。將辦理正常出口退稅的平均時間壓縮至5個工作日以內,增值稅增量留抵退稅審核平均時間壓縮至3個工作日以內,持續優化跨境電商出口海外倉退稅模式。制定出臺航空、水運、鐵路口岸外貿進出口貨物標準作業程序參考和規范,持續提高通關效率。〔省發展改革委、商務廳、省經濟合作局、成都海關、四川省稅務局、省貿促會、省政府口岸物流辦等省直有關部門(單位)、各市(州)人民政府按職責分工負責〕
二、縱深推進“一網通辦”前提下的“最多跑一次”改革
(五)拓展“一網通辦”范圍。根據企業群眾辦事需求,12月底前實現100個事項“秒批秒辦”、100個事項“一證一照辦”、50個事項“零材料辦”、50個事項“省內通辦”。升級優化“天府通辦”手機移動端,上線100個縣級分站點,推出100個高頻應用“掌上辦”。在省政府門戶網站統籌建好“一網通辦”“一網監管”“一網公開”“一網協同”專區。創建一批“互聯網+政務服務”示范縣,促進全省縣域網上政務服務能力提升。持續深化“一件事一次辦”改革,鼓勵各地因地制宜探索推出“一件事”,對已實現的“一件事”常態化開展自查自糾、交叉核驗,12月底前實現辦理相關業務系統互聯互通、數據供給精準匹配。完善12345政務服務熱線管理和服務標準,加強與110、119、122等緊急熱線的協同聯動。建立健全事項落地常態化核查機制,及時查找解決實際辦事過程中的“中梗阻”問題。〔省大數據中心、省政務服務和資源交易服務中心牽頭,省直有關部門(單位)、各市(州)人民政府按職責分工負責〕
(六)強化政務數據支撐保障能力。開展政務數據共享三年行動,完善全省一體化政務大數據體系,完成數據共享門戶和數據目錄、治理、開放、供需、分析等子系統核心功能建設,更新發布省級政務數據共享責任清單(2023年版)。深化電子證照、電子印章、電子材料等應用,6月底前實現電子材料智能匹配辦事申請材料;12月底前實現省內自建系統簽發的高頻電子證照共享互認和“免提交”,政府側電子材料、電子證照等全面加蓋電子印章。在投資、科技、交通運輸等20個行業領域,出臺重點示范工程建設方案或政策措施。12月底前建成全省統一的“電子證明超市”,梳理發布高頻電子證明清單。全面推廣應用省工程建設項目審批系統數字審圖、多測合一、聯合驗收、中介超市和水電氣報裝等輔線模塊。探索打造“免申即享”服務,實現惠企利民政策智能匹配、快速兌現。通過四川政務服務網和“天府通辦”移動端,建立“一網通辦”企業群眾意見建議收集機制。〔省大數據中心牽頭,省直有關部門(單位)、各市(州)人民政府按職責分工負責〕
(七)推進政務服務線下線上融合發展。堅持傳統服務與智能創新相結合,兼顧老年人、殘疾人等特殊群體辦事需求,出臺省市縣鄉村五級綜合性政務服務場所建設實施方案。深化綜合窗口改革,修訂完善運行制度,鼓勵各地結合本地實際優化窗口設置,依托省一體化政務服務平臺綜合受理系統實現業務辦理的高效協同。開展百個省級園區政務服務中心建設,為企業和園區提供高效優質服務。探索“人工智能(AI)+政務服務”能力建設,優化企業群眾線上線下辦事全過程智能預填、智能預審、智能審批等功能。依托各地“辦不成事”反映窗口,健全常態化投訴反映機制,及時解決線上線下辦事標準不同、企業群眾不能自主選擇辦事渠道以及未落實“首問負責制”“一次性告知”制度等問題。〔省政務服務和資源交易服務中心、省大數據中心牽頭,省直有關部門(單位)、各市(州)人民政府按職責分工負責〕
三、持續提升政務服務標準化規范化便利化水平
(八)規范行政審批行為。全面實行行政許可清單化管理,嚴格按照行政許可事項“一單一圖一表”實施審批,積極探索進一步減少申請材料、壓縮辦理時限的創新舉措。動態調整行政許可事項清單,規范許可辦事指南,實現線上線下服務渠道同源發布、同步更新,線上線下審批一個標準、一套材料、一體化辦理。清理無法律、法規或者國務院決定依據的中介服務事項,將強制性中介服務事項納入中介服務“網上超市”統一管理、提供服務。出臺中介服務“網上超市”管理辦法,完善“網上超市”相關功能。〔省政府辦公廳牽頭,省委編辦、司法廳、省政務服務和資源交易服務中心、省大數據中心等省直有關部門、各市(州)人民政府按職責分工負責〕
(九)提升行政審批效率。進一步推進投資審批制度改革,深化“一機制一流程一系統”,強化分級協調、優化并聯辦理,落實好重要項目用地、規劃、環境評價、施工許可、水土保持等方面審批改革舉措,推動竣工項目投產達效、在建項目快建多投、新建項目早開快投、儲備項目接續早投。深化工程建設項目審批制度改革,加快推行“區域評估”“多規合一”“多測合一”。深化“證照分離”改革,優化數據共享方式,強化數據共享質量,進一步推動“證照分離”改革數據精準推送和反饋。〔省發展改革委、自然資源廳、住房城鄉建設廳、水利廳、商務廳、省市場監管局等省直有關部門(單位)、各市(州)人民政府按職責分工負責〕
(十)推進其他政務服務事項標準化。推廣運用行政許可事項“一單一圖一表”改革經驗,有序推進其他依申請辦理的行政權力事項(行政確認、行政裁決、行政給付、行政獎勵、行政備案及其他行政權力事項)和依申請辦理的公共服務事項(公共教育、就業創業、社會保險、醫療衛生、養老服務、住房保障、文化體育、殘疾人服務等領域)全面標準化,梳理再造政務服務事項辦理流程,逐步實現同一事項受理條件、申請材料、辦理程序、適用范圍、有效期限、辦理時限、監管主體、監管措施等要素在全省范圍內統一,持續提升政務服務效率。〔省政府辦公廳牽頭,省委編辦、司法廳、省政務服務和資源交易服務中心、省大數據中心等省直有關部門(單位)、各市(州)人民政府按職責分工負責〕
四、不斷提升政府監管效能
(十一)健全新型監管機制。推動行業主管部門已建的監管類綜合平臺全面接入“互聯網+監管”系統,新建系統按照統一標準與省“互聯網+監管”平臺做好互聯互通。推動出臺四川省社會信用條例,開展企業公共信用綜合評價。開展市場監管領域信用提升行動,助力市場主體轉型發展。在工程建設、消防安全、統計、金融、稅費管理、進出口、生態環境、勞動保障、醫療保障、醫藥招標采購、知識產權等領域建立市場主體信用評價指標體系和分級標準,實行信用分級分類監管。〔省發展改革委、省市場監管局、省大數據中心牽頭,省直有關部門(單位)、各市(州)人民政府按職責分工負責〕
(十二)推進跨部門綜合監管。對食品、藥品、醫療器械、危險化學品、燃氣、特種設備、建筑工程質量、非法金融活動等直接關系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公共安全和潛在風險大、社會風險高的重點領域及新興領域中涉及多部門監管的事項開展跨部門綜合監管,建立跨部門綜合監管重點事項清單管理和動態更新機制。依托“互聯網+監管”系統構建跨部門聯合監測預警模型,提高綜合研判和協同處置能力,及早發現和處置各類風險隱患。在成品油流通、自建房安全、單用途預付卡等領域開展跨部門綜合監管試點,支持各地各有關部門(單位)探索推進“綜合監管一件事”改革。探索實施綜合監管“一業一冊”告知制度,一類事項制定一冊合規經營指南,一次性告知市場主體合規經營要求。〔省直有關部門(單位)、各市(州)人民政府按職責分工負責〕
(十三)規范執法監管行為。開展地方政府規章、行政規范性文件涉及行政處罰內容專項清理,推動修訂《四川省規范行政執法裁量權規定》,全面推行監管執法“一目錄、五清單”(分類檢查事項目錄,不予、免予、減輕、從輕、從重處罰清單)。制定全省統一的省市縣鄉四級行政執法協調監督職責指導清單、行政執法監督工作流程、行政執法監督文書格式文本,編制發布行政執法流程、行政執法文書、行政執法案件編號、行政執法用語、重大行政執法決定法制審核、行政裁決程序等地方標準。加強行政執法監督,嚴禁動用執法力量干預經濟糾紛,常態化開展人民群眾最不滿意行政執法問題整改。〔司法廳牽頭,省直有關部門(單位)、各市(州)人民政府按職責分工負責〕
(十四)加強重點行業領域監管。重點查處行業協會商會利用行政委托事項違規收費、利用行業特殊地位強制收費等行為。嚴厲查處水電氣領域亂收費,著重加強售電環節價格監管。持續推動全省醫療“三監管”(醫療機構、醫務人員、醫療行為監管)工作,開展問題核查和責任追究。深入推進安全生產重大隱患專項整治和“工業互聯網+安全生產”行動,健全完善安全風險分級管控和隱患排查治理雙重預防機制。實行生態環保監督執法正面清單制度,減少對企業正常生產經營的影響。加強知識產權行政執法工作,打擊知識產權侵權假冒、非正常專利申請和商標惡意搶注等行為,健全知識產權維權援助和快速協同保護體系。〔省發展改革委、生態環境廳、省衛生健康委、應急廳、省市場監管局、省知識產權中心等省直有關部門(單位)、各市(州)人民政府按職責分工負責〕
五、協同推進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放管服”改革
(十五)協同推進政務服務一體化。按照國家“跨省通辦”安排部署,完善“川渝通辦”事項清單動態管理機制。聚焦新生兒出生、員工錄用、靈活就業、職工退休、就醫、婚育等高頻應用場景,推動一批“一件事一次辦”事項、“免證辦”事項實現“川渝通辦”。有序推進高頻電子證照互認共享和跨區域應用。聚焦社會保險、醫療、文化旅游、稅務等民生重點領域,啟動一批數字化示范性場景應用試點。建立線上服務專區,推動川渝兩地惠企政策“一站匯聚、精準推送”。推動川渝基本養老保險全險種關系轉移網上辦理,轉移資金定期結算,進一步壓縮辦理時限。在成都市、重慶市中心城區和萬達開、遂潼、瀘永江等毗鄰地區以及高竹新區等地拓展“川渝通辦”事項,持續深化政務服務“無差別受理、同標準辦理、審批結果互認”,加快推進商貿流通、對外合作等領域電子證照跨區域互認共享。〔省政府辦公廳、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省政務服務和資源交易服務中心、省大數據中心牽頭,省直有關部門(單位)、各市(州)人民政府按職責分工負責〕
(十六)協同推進市場準入一體化。實施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市場一體化建設行動,完善市場準入“異地同標”便利化服務機制。在川渝兩省市探索市場主體跨區域遷移“無障礙一次辦”。統一規范市場主體準入實名身份信息采集和認證,推動實現認證數據共享互認。深化營業執照異地“辦、發、領”服務體系建設,探索“川渝開放合作區”虛擬地址注冊登記,對住所(經營場所)采用“川渝開放合作區+實際生產經營地址”的方式予以登記,助推企業在川渝兩地一處設立、財稅共享。深化公共資源交易合作,擴大數字證書互認范圍,推動實現重大公共資源項目信息互掛、遠程異地評標常態化以及評標專家資源共享。〔省發展改革委、省市場監管局、省政務服務和資源交易服務中心牽頭,省直有關部門(單位)、各市(州)人民政府按職責分工負責〕
(十七)協同推進綜合監管一體化。在市場監管、交通運輸、生態環境等領域實施川渝跨區域綜合監管提升行動,建立健全源頭追溯、信息共享、線索移送、聯合調查、執法聯動、執法互認等機制,暢通川渝地區違法線索移送渠道。推動信用體系協同發展,共同開發信用應用場景,實現守信激勵和嚴重失信主體名單共享互認。出臺川渝兩地12345政務服務熱線區域標準,推動線索互聯互通。開展統一監管政策法規及區域性地方標準聯合調研,推動監管政策相對統一。〔省發展改革委、司法廳、生態環境廳、交通運輸廳、省市場監管局、省大數據中心等省直有關部門(單位)、各市(州)人民政府按職責分工負責〕
省政府辦公廳要將工作要點確定的改革任務作為年度目標績效考核的重要內容,充分發揮指導、協調和督促作用,強化跟蹤問效,確保各項改革任務落到實處。各地各部門(單位)要主動認領任務,細化工作舉措,壓緊壓實責任,狠抓推動落實,更好服務全省經濟社會發展大局。各地各部門(單位)的貫徹落實情況,年底前書面報省政府辦公廳。
來源:四川省人民政府
掃一掃在手機上閱讀本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