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在市郊的一所駕校里,一場特殊挑戰即將進行,駕培AI工程師陸賽賽為我們帶來了蒙眼駕駛。
陸賽賽順利完成挑戰,將車停在指定位置。他是如何做到的呢?
陸賽賽還介紹道:“智能駕培機器人也采集車輛的一些信號,包括車輛的方向盤角度,車輛的速度、檔位等等,這樣它可以實時知道整個車的狀態,能實時告訴學員下一步應該怎么做。”
從外表看,智能駕培機器人教練車確實和場上其他車不一樣。后備箱里有一個機箱,車頂上有兩個“蘑菇頭”。
“蘑菇頭”接收北斗、GPS、格洛納斯和伽利略衛星系統的信號,并將所有的數據傳到機箱里做相應的處理。
智能駕培機器人教練車內部,有一個機器人形狀的音響和一個教學平板電腦,它們會一步一步的教學員如何開車。 在了解了這些之后,美女編導客串學員,迫不及待的親自上陣嘗試。
作為學車的新手,我們的美女編導難免緊張,不過,陸賽賽卻說,這是完全沒有必要的。他解釋道:“機器人完全能夠保障學員的安全,經過算法的設定,機器人會實時知道車輛的行駛速度,一旦行駛速度超過10千米每小時,車輛就會自動停車。”
在機器人教練的指導下,一個小時之后,我們的美女編導已經能夠獨自在訓練場上完成一些項目了。 “我發現和機器人交流,剛開始的時候,心里是沒有安全感的,有點慌亂,其實真正跟它相處應該是靜下心來,完全聽它指令,直到它說下一個指令的時候,我再動作,不能提前。”下車后,美女編導如是說。
“其實學員學習的時候也是這樣,當我們報語音的時候,學員會停下來,看一下真實的點位在哪里,這樣的話他就能記住點位,等我們之后把語音弱化,當完全沒有語音的時候,他也知道點位在哪兒,這樣他就學成了。”陸賽賽闡明了機器人教學的原理。
機器人教練能應用都是因為有了高精度的定位,這個如此精準的技術到底如何實現?
其實我們使用的定位信號,它會受到對流層、電離層等環境的影響,定位精度可能是5到10米,有時甚至漂移20、30米。如何改變這種情況?這里就會用到北斗基地增強站。 如果是在同一個地方的兩個相同設備,因為受到的衛星鐘差、大氣層等影響一樣,所以飄移的程度也是相同的。千尋工程師姜佳耀用了一個形象的比喻來解釋它的原理: 千尋位置建設完成的1450個北斗地基增強站遍布全國,這些基站就相當于釘子,提供了精確的絕對位置。千尋位置運用自主研發的算法得出高精度的定位結果,用戶通過互聯網便可獲取這些精準的位置信息。
掃一掃在手機上閱讀本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