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一区2区_男女性高爱潮免费看_免费的毛片视频_色www免费视频

四川中衛北斗科技有限公司

在線咨詢
微信

微信掃一掃

長按二維碼關注微信加好友

產業觀察 | 衛星導航成為我國衛星應用產業的“重頭戲”

發布時間:2017-12-08 17:05
我國衛星應用產業發展尚未成熟,處于產業成長早期,行業集中度較低,多為中小企業,地理分布也較為分散,尚未形成壟斷發展局面。在三類衛星應用產業中,衛星導航成為當前我國衛星應用產業的“重頭戲”,已受到各級政府和企業的高度重視,促使其不斷進行產業布局。


我國衛星應用產業發展于上世紀 90 年代,經過近 30 年的發展已經初具規模。在地方政府的不斷支持下,衛星應用企業通過自主創新逐漸形成了建立了各自的核心競爭力,并通過不斷的集聚、整合,逐步形成當前的衛星應用產業區域格局。



五大核心區域逐步形成


當前,在經濟乏力和政策引導雙重因素推動下,各地競相發展衛星應用產業。經過幾年集中發展,已初步形成京津冀、珠三角、長三角、華中和西部川陜渝五大核心區域,并有向三線城市延伸的態勢。五大區域的形成多得益于地區相關科技和產業發展基礎,如華中地區主要源于在 3S 技術方面的優勢,珠三角則源于上世紀開放創新形成的電子信息工業基礎。


京津冀衛星應用全面發展,產業發展優勢突出。該地區包括北京、天津、河北、遼寧和山東等省市,京津冀為核心區域,該地區在發展衛星應用產業方面具有得天獨厚的優勢,主要表現在技術優勢、產業基礎等方面。該地區衛星通信、導航和遙感產業全面發展,具有技術優勢突出、產業規模大、產業鏈完善的特點。


衛星制造和發射基本集中在該地區,中國航天科技集團五院是我國衛星研制總體單位,航天長城公司是提供發射服務的國際服務商,航天九院 704 所、五院 503 所是衛星應用地面設備主要研制單位,中國衛通、中國資源衛星中心、中國遙感衛星地面站是開展地面運營的“國家隊”。同時,一些重要的衛星載荷研制單位也集中在該地區,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衛星應用的發展。該地區還是我國衛星領域的創新中心,集聚了北航、北理工、山東大學、天津大學、中科院電子所、中科院遙感所、中科院國家空間科學中心、中科院光電研究院、中電 3 所、中電 54 所等科研單位,為產業發展提供技術支撐。


長三角衛星通信基礎較好,衛星導航迎頭發展。該地區包括上海、江蘇、浙江和安徽等省市,其中上海、江蘇是衛星應用產業的核心區域,該地區在衛星通信方面具有發展的歷史根基,衛星導航則在近幾年呈現密集發展態勢。長三角地區衛星應用產業發展態勢僅次于京津冀地區,衛星通信由于歷史原因在該地區奠定了非常堅實的基礎,而近幾年衛星導航則呈密集發展態勢,衛星遙感領域也逐漸開始介入,因而形成“兩大一中”的產業發展局面。


該地區在衛星產業上游也具有優勢,航天八院在衛星研制領域全面涉足,具備開展衛星研制的核心能力,八院同時具備火箭研制能力,可以提供發射服務能力。在運營服務領域,在總參測繪導航局支持下成立的上海北斗衛星導航平臺有限公司已經開始在全國布局,不斷推廣北斗導航的運營服務。長三角地區在衛星應用地面設備方面具有很好的發展基礎,江蘇是中國衛星通信產業裝備大省,上海國家民用航天產業基地是經國家發改委批準成立的三大國家級航天產業基地之一,也是中國衛星應用產業主要聚集區之一。安徽依托中電 38 所和中國科技大學,積極推進衛星應用地面裝備的發展。


長三角地區在衛星應用領域具有較強的創新能力,上海、南京是國內一流高校的聚集地,還擁有航天 804 所、中科院上海微小衛星工程中心、中國航空無線電電子研究所、中科院上海天文臺等衛星研制單位,為產業發展提供技術支撐。


珠三角衛星產業重點突出,導航終端廠家云集。該地區市場化開展較好,產品和應用更加面向消費群體。在三個衛星應用產業中,衛星導航具有重要地位。珠三角是我國重要的電子信息產業基地,2015 年廣東電子信息制造業實現銷售產值 3.27 萬億元,連續 25 年居全國第一。該地區衛星應用產業尤其是衛星導航產業快速度較快,其綜合發展實力盡管不如京津冀和長三角,但在關鍵產業環節上具有競爭優勢,抓住了產業做強做大的關鍵。在衛星應用產業中,衛星通信曾經具有較好發展基礎,但隨著地區產業升級,衛星通信設備已經不是地區產業發展重點。


在衛星遙感方面,深圳凱立德和瑞圖萬方已經具備一定的業界影響力,同時也帶動著地理信息系統方面的發展。綜合來看,該地區衛星應用產業呈現出“一大一中一小”的局面。該地區由于在衛星研制方面沒有產業基礎,因而產品更加貼近終端領域。在衛星導航產業方面,該地區是國內最主要的衛星導航終端設備集散地,也是國內衛星導航與位置服務產業起步最早、市場化最好的地區,已經形成集群化發展態勢。珠三角在衛星導航領域形成了產業化,年產值達 300 多億,占全國整個產業的 30% 以上,而其中很大一部分產值來源于衛星導航終端環節。


華中區地理信息優勢明顯,應用產業聚焦發展。該地區中鄭州、武漢是該區衛星應用發展核心地區,是我國衛星遙感和地理信息產業重要基地。武漢、鄭州、長沙依托在測繪科學領域的科研和人才優勢,目前大力發展地理信息產業,其學科優勢是產業發展的基礎。該地區衛星通信、導航和遙感產業發展有其特點,發展之初致力于 3S 產業,經過 20 多年的發展,逐漸形成了以衛星遙感和地理信息產業為核心的發展局面。該地區是我國導航技術發展最早的地區,目前雖然在導航技術方面依然保有優勢,但產業發展則落后于京津冀、長三角和珠三角地區。綜合來看,該地區衛星應用產業形成了“一大一中一小”的局面。華中地區在衛星產業上游沒有基礎,航天工業、電子工業均沒有在該地區布局。雖然武漢光谷公司借助衛星遙感技術曾試圖進入衛星研制領域,但政策是其無法逾越的障礙。


在衛星運營服務領域,當前華中地區沒有 VSAT 運營商,而在北斗導航平臺備案企業中,華中地區的企業也屈指可數;在遙感數據運營服務方面,武漢通過建設泰國 THEOS 衛星地面站具備了遙感數據運營能力。在地面設備方面,該地區少數企業具備導航終端、衛星地面站的研制能力,但總體技術水平較為京津冀、長三角和珠三角地區低。華中地區在衛星應用領域具有較強的科研能力,武漢大學、國防科技大學、中南大學為該地區的遙感、導航和地理信息科技發展奠定了科技基礎。


川陜渝核心技術基礎雄厚,產業亟待加速發展。該地區主要包括陜西、重慶和四川地區,其中成都和西安是該地區衛星應用發展的核心地區。該地區依托地區航空、航天、電科等大型國有企業以及集聚的高校和科研院所,在西部大開發與高新技術產業化等諸多優惠政策傾斜下,已經成為我國衛星應用產業的重要研制和應用基地,在產業鏈各個環節均有若干具有一定實力和發展潛力的企業聚集。相比,陜西較四川的衛星應用更加完善,企業數量多、規模較大。陜西地區衛星應用的發展得益于中國兵器工業集團和航天分院在該地區的引領作用,因而涌現了一大批相關企業。同時該地區科研院所、大學也較為集中,具備產業發展的基礎。該地區衛星通信、導航和遙感產業發展齊頭并進,近幾年衛星導航、遙感產業發展速度快于衛星通信。西安地區當前以發展衛星遙感產業為主,而成都和重慶則以發展衛星導航產業為主,而衛星通信領域則均有涉足。綜合來看,該地區衛星應用產業形成了“三中”的局面。


通過分析五大區域衛星產業發展情況,可以發現當前京津冀和長三角地區是衛星應用產業最具發展潛力的地區。但由于衛星通信產業在國內發展受限,而衛星遙感產業規模較小,所以五大區域均在衛星導航領域開始發力。其中,京津冀地區產業基礎較好、最具競爭力,而長三角地區雖然導航產業鏈比較完善,但沒有十分突出的產業環節,珠三角則在導航終端和芯片領域確定了發展優勢,川陜渝由于軍工企業和科研院所的基礎本應建立類似京津冀地區的發展優勢,但由于產業化步伐之后,當前盡在芯片領域奠定了基礎,終端領域雖然具備基礎,但卻沒有建立明顯的發展優勢。


衛星應用產業處于早期成長階段


我國衛星應用產業發展尚未成熟,處于產業成長早期,行業集中度較低,多為中小企業,地理分布也較為分散,尚未形成壟斷發展局面。在三類衛星應用產業中,衛星導航產業因其政策開放性,使其較衛星通信和衛星遙感更具發展潛力;衛星通信雖然是全球航天領域最重要的細分產業,但限于國內政策,我國衛星通信產業還難于在短期內擴大規模;衛星遙感是衛星應用中最廣泛的領域,但由于遙感衛星的國防應用屬性,其發展受制于政策(分辨率限制等),但其產業在未來充滿活力。可見,衛星導航是當前我國衛星應用產業的“重頭戲”,已受到各級政府和企業的高度重視,促使其不斷進行產業布局。


遵循國家產業戰略,地方政策引導產業發展。各地政府早在 2009 年開始就注意到衛星應用產業的巨大潛力,因而不斷出臺政策支持地方衛星應用產業的發展。各地政策的出臺源于國家層面產業政策的出臺以及對產業的較高預期。在對本地產業發展基礎評估和預期的基礎上,各地政府陸續出臺相關政策,將衛星應用產業設定為本地區戰略性新興產業。值得注意的是,多數地區均明確制定了衛星導航產業發展專項規劃,可見地方政府更加關注衛星導航產業。據不完全統計,到目前為止,全國共有13個省、直轄市出臺了衛星應用領域的產業發展規劃,這些省市均屬于上述分析的五大區域。從產業發展的經濟目標看,很多地區規劃在2020年實現衛星應用產業千億規模;從發展重點看,各個地區均遵循客觀規律,著重發展區域具有競爭優勢的衛星應用產業領域和環節。


積極推動示范應用,抓緊進行應用產業布局。從2012年開始,國家發展改革委實施戰略性新興產業專項,在此基礎上各行業和地方都在大力開展衛星應用示范項目,致力于推進衛星應用產業化。2014年,國家發展改革委針對衛星導航發布了《關于組織北斗衛星導航產業重大應用示范發展專項的通知》,更是加大力度促進北斗衛星的應用。從開展的示范項目看,主要項目以衛星導航以及綜合示范應用為主,并且突出了與地方實際應用相結合,目的是為了在示范應用基礎上,實現產品或服務的產業化發展。


推動行業組織建設,加快區域內部資源整合。各地布局衛星應用產業的另一個手段是組建產業聯盟,這些產業聯盟多由企業或相關機構發起,并且得到各地政府的大力支持。產業聯盟的建立也集中在2012和2014年間,各地圍繞衛星應用組建了各種類型的聯盟。其中多數由業內龍頭企業主導,如“中關村空間信息產業技術聯盟”。另一個顯著特征是多數聯盟聚集在北京、長三角和廣東地區。據不完全統計,當前有 11 個省市組建了 30 多個衛星應用產業相關聯盟。


園區建設步伐加快,推進產業發展落地。建設衛星應用產業園也是各地布局衛星應用產業的重要手段,該類產業園在 2010 年之前僅有黑龍江地理信息園和西安恒星衛星應用產業園,2010 年后產業園“爆發式”涌現。根據統計,當前全國衛星應用產業園大約有 30 多個,其中多以衛星導航產業為主,偶有航天、衛星應用等綜合類產業園,再一次側面驗證了各地對衛星導航產業所持有的樂觀態度。


產業園最初聚集在發達城市,但后期逐漸向三線城市延伸。在產業園規模方面,最大的是中山產業園,規劃面積達 5500 畝,其次是湖南軍民融合園和黃石產業園,規劃面積分別達到 3000 畝和 2800 畝。在組織推動方面,當前以衛星導航管理機構、企業為主,其中中國衛星導航定位應用管理中心起到極大推動作用,支持建設了一些發達地區產業園,其次起推動作用是航天類企業,如航天科技集團、科工集團以及中電科集團的一些下屬企業;最后,一些業內龍頭民營企業也推動了一部分產業園的建設,如合縱思壯的亦莊產業園、賽格的深圳產業園、國智恒的青島產業園,該類產業園多在三線城市布局。


區域衛星產業發展呈現四大主要特征


產業發展周期短,尚不具備規模發展基礎。我國衛星應用產業發展于 20 世紀 90 年代,源于我國開始規模化建設應用衛星系統。三大衛星系統中,通信衛星發展最早,但政策限制促使產業格局基本定型;衛星導航、遙感產業緊隨衛星通信發展起來,但產業化程度遠落后于美歐,相差近 30 年時間。“十二五”期間,我國衛星應用產業開始大發展,在政策及產業預期雙重因素驅動下,關鍵技術和產業化發展均取得突破。但由于發展周期短、基礎薄弱,各地政府雖極力推動產業布局,但依然沒有建立核心競爭優勢,很多地區出現產業低端化、規模小型化狀態,而技術基礎薄弱和人才匱乏是制約產業規模化、優質化發展的關鍵。


產業定位不清晰,區域間競爭呈現無序化。從地理分布來看,2013 年以前衛星應用產業多布局在一線城市,北京、上海、深圳、西安等城市借助行業基礎優勢,初步實現了產業布局。2013 年后,一些二、三線城市開始涉足衛星應用產業,如青島、中山、贛州、秭歸、黃石、柳州以及欽州等。這些城市發展衛星應用產業或源于示范應用、或源于招商引資,但衛星應用產業的高技術屬性導致與城市自身功能定位不匹配,后期發展堪憂。與此同時,衛星應用產業的大范圍布局也具有積極作用,會促使地方政府逐漸聚焦產業細分領域,進而通過區域競爭促進衛星應用產業整體水平的提升。


產業基礎不同,導航產業成為發展重點。當前,衛星導航產業發展最為強勁,各地產業園、示范項目爭先恐后,已成為各地政府關注的焦點產業。由于在 GPS 系統方面的多年應用經驗,政府和企業已預期到北斗導航產業的巨大發展空間。為抓住發展黃金期,多數地區均明確將北斗產業作為戰略發展重點。在細分產業鏈上,芯片、終端環節最受矚目,而運營服務雖具有較好發展前景,其產業化發展尚未得到應有的關注。


業內企業規模小,壟斷競爭是其必然趨勢。從國際衛星應用產業發展來看,衛星應用企業通過不斷的競爭、并購、重組會逐漸形成壟斷競爭的局面。當前,國際衛星通信服務由SES、Intelsat、Eutelsat 幾家公司占據;導航芯片則由 U-Blox、Qualcomm 和 MTK 等公司進行壟斷,導航終端目前已經形成了 Trimble、Garmin 等幾家公司競爭的局面。反觀國內企業,芯片、模塊、終端等產業環節尚未完成產業整合,隨著產業化進一步深入,衛星應用勢必進入并購、重組密集階段,形成數家行業壟斷企業,達到規模化、優質化。

掃一掃在手機上閱讀本文章

版權所有? 四川中衛北斗科技有限公司    蜀ICP備14007264號-3    技術支持: 竹子建站